返回第十四章 茶禅一味-2:初识德恒大师(第1/2页)  银剑禅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水得寺所在之地已经算不得山区,只是一些丘陵和平地的结合地带,此寺东、北、西三面有低矮的丘陵环绕,南面是一片开阔的平地,寺庙周围是一道不高的杏黄色围墙,一座并不是很高大的山门之上赫然写着三个字:水德寺。寺内殿宇也是黄墙碧瓦,参差巍峨,院内苍松参天,遮天蔽日,近得寺来,空气里已经弥漫淡淡的香火之味,耳中已隐约听闻钟磬之声。好一座香火旺盛的百年古寺。

    午后的古寺香客已经不是很多,因为有马,俞承泽和邢玉娘从偏门进得寺来,自有知客僧接过马匹到偏院喂养,两人随身携带的宝剑也一并交于知客僧保管,邢玉娘先拜弥勒殿,再拜菩萨殿、天王殿,最后上拜大雄宝殿,邢玉娘先在香炉上焚起三柱信香,再往功德箱里放入三片金叶子,款款跪倒在佛前,摩什么了。

    “看来俞夫人是要考考老纳烹茶的手艺了,哈哈!”德恒大师开怀一笑:“那就请二位贵客到我的禅房一坐。”

    “那就有劳大师了。”俞承泽也赶紧谢道。

    “二位施主请!”

    “德恒大师请!”

    德恒大师的禅房在大殿之后的参天巨木之中,水德寺虽说前面诸殿建筑规模不大,但后面倒是有一个诺大的花园,没有什么奇花异草,但此中各种树木当有数百年历史,几人合围之木随处可见,一直延伸到寺后的山丘之上,在此林中置一间禅房,当真是清修的好去处。

    俞承泽夫妇随德恒大师到得禅房,照例沐脸沐手之后,退履门外,进得禅房,在茶塌前分宾主坐定。

    早有小僧打理好碳炉泉水,看着丝丝冒气的铜壶,德恒大师不禁感叹道:“别看蔽寺处在着旷野之中,但后山矮丘之中竟有泉水常年不断,已流经数百年之久,不但可种植蔬菜瓜果,洗衣做饭,还可日日烹茶,很是养人哪。”

    “水德寺三面矮山环绕,一面豁然开朗,后有山泉滋润,果然好风水,好气象,难怪香火数百年旺盛不衰。”俞承泽从小在道观长大,地理风水之术也颇有沾染,不免也有些感慨。

    “难道烹茶也与这水有关?”邢玉娘有些好奇。

    “当然,”德恒大师道:“古之好茶之人对烹茶用水也颇有研究,讲究泉水为上,江河湖水次之,井水为下,此等山泉,正好用来烹茶。”

    “为什么就山泉水烹茶最好呢?”邢玉娘问道。

    “这山泉水流自于地底岩石缝隙,经过层层过滤,最为干净,又多有活性,用此水烹茶,自然可得最佳的茶味口感。”德恒大师道。

    “哪江河湖水和井水呢?”邢玉娘道。

    “哈哈,看来邢施主还真是颇好此道啊,”看着邢玉娘如此认真,德恒大师不觉一乐:“江河湖水虽则活性不错,但纯净却比不上山泉水,烹茶的味道自然稍逊一筹,井水很是纯净,但此水太过静谧,活力不足,不能很好地挥发茶叶中的自然清逸之味,所以就被品为下等水了。”

    “我一个妇人家哪好得了此道,只是有些好奇而已,”其实邢玉娘与德恒大师谈茶论水,无非是找些话题,期望德恒大师能对俞承泽予以指点,既然大师以水展开话题,那她也只有顺着说了:“同样是水,真有那么大的区别?”

    “对于寻常人来说当然没有太大区别,因为心里装的事情太多,心气难以平静,这种些微的差别也就难以辨别,”德恒大师道:“无论是修禅或者修道,都和这品茶别无二致,不得静心,难得其中妙趣。”

    “看来大师是为天人,一泉水可得这诸多感悟,受教了。”邢玉娘道。

    “得此泉惠泽,也算是缘份,心存感念而已,哈哈。”德恒大师道。

    “贵寺颇得此泉水滋养,也算得功德无量,莫非贵寺寺名‘水德’二字与此有关?”一直在听他二人聊天的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