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五八章 万一一万(第1/2页)  大宋之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海船巍峨,高大无比,联排的船桨荡开层层海波,海船在无风三尺浪的海平面上行使,却显得异常的平稳,呼呼的海风吹着船帆,也吹动甲板上的人的衣袂呼啦啦的响。

    访金使赵良嗣,望着浩瀚渺茫的大海,踌躇满志的站甲板上,兴奋道:“太平兄,历尽波折,本官的宏图大志,终于得以施展,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指日可待也。”

    鲍太平依旧穿着绿色个官服,腰间挂着双刀,反问道:“赵兄可知道,大宋战力几何啊?”

    赵良嗣久居住辽地,也曾在辽国做过三品的官员,却对大宋的战力国情不甚了解,自信道:“素闻大宋有雄兵二百多万,又有童枢密能征善战,战力自然不容小觑。”

    自古兵不在多而在于精,二百多万的雄兵,在重文轻武的兵制下,军无战力,赏罚不明,奸臣魅惑主,再多的兵将也不能代表战力。

    童贯确实带兵打过仗,而且也打过胜仗,鲍太平通过与童贯的接触,以前的童贯战力如何不得而知,就目前而看,童贯不过徒有虚名。

    然而鲍太平并不反驳,又问赵良嗣道:“大宋的国情如何,赵兄可知之?”

    赵良嗣信心满满道:“我在汴梁也呆了些日子,满眼看到的都是国泰民安,四海升平,正是对外用兵的良好时机。”

    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供道君皇帝奢靡挥霍,蔡京推行的新的盐茶法,让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各地山贼草寇迭起,以暴力对抗朝廷的法度。

    朱冕打着苏杭应奉局的招牌,在江南大肆搜罗花石纲,搞的江南百姓民不聊生,方腊借助明教举事,祸乱江南七州。

    大宋国内形势堪忧,却不是赵良嗣所能知道的,而且,很多都是眼后的事情,非穿越者,谁又能知之呢。

    鲍太平依旧不说破,又问道:“赵兄认为朝堂上的君臣如何啊?”

    赵良嗣又夸夸其谈道:“吾皇盛名,瘦金体乃天下之一绝,久怀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宏图大志,生活偶有奢靡,也是古之君王常态;蔡京、梁师成等天子重臣,皆当世之能臣,君臣和睦,万众一心也!”

    要是赵良嗣知道大宋主昏臣奸,断然不会冒着巨大的风险,走上这联金灭辽的漫漫海路,他短暂居住在汴梁,自然也不会知道大宋的民情、军情,最终误判了形式,更不知道自己的一番苦心,最终换来的是被宋钦宗赐死的下场。

    鲍太平有部分超越现代人的历史常识,自然把目光看的更长远些,试探着问道:“赵兄有没有想过,倘若大宋的战力太弱,或者是伐辽的主将无能,连连败给辽国怎么办?”

    “笑话!”赵良嗣信心满满道:“以大宋百万雄师,对抗被金国打残的辽国军队,不就是如同砍菜切瓜一般嘛,所过皆克。”

    鲍太平又道:“倘若宋国因为国内形势牵扯,不能与金国约定的时间出兵又当如何?”

    “不可能!”赵良嗣又坚定道:“大宋又雄师二百万,国内出现什么形势,分不出二三十万的兵马去灭辽国吗?有二三十万的军队,收复燕云十六州,足矣!”

    鲍太平又道:“倘若金国借着灭辽的军威,顺势南下进攻大宋当如何?”

    “这……”赵良嗣踌躇一番,道:“两国有盟约在,两国都应该信守盟约,互不攻伐,倘若金军背盟,大宋收复燕云十六州,以燕云的长城和山地筑垒抵抗,金军断然过不得长城。”

    “再退一万步讲,灭辽之后,倘若金军一旦南下,近围国都汴梁城,赵兄有没有想过,你我二个促成盟约的人的人,最终的下场?”

    “这……不可能吧!”赵良嗣道:“灭辽之后,汴梁有燕云险峻作为纵深,金军最多也就拿走燕云十六州罢了,怎么会打到汴梁城?倘若当真引狼入室,联金灭辽乃朝堂之上公议而定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