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一日悟道(第2/3页)  白袍锦衣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更有无形的刀风,在四处游走,冷意森然。

    魏安君冷眼观看,一手护住了谢玄,一边寒声道,“十二师弟出自将相之家,瞧不起我们这些乡下人倒也正常,我这乡下巴人今日到也想见识将相之后的阳春白雪。”

    李猿刀脸色一变,六师兄和七师兄虽同为六境,但其中差距用洛阳城外的澜沧江之宽比拟也不为过,若是六师兄出手,说不得就要躺上个十天半月,立即缩头坐回了自己的座位,收敛风起云动的外放气机,偃旗息鼓。

    满堂刀风随之而散,李猿刀见到满地的碎碗碎盏,又见魏安君的冷然目光,哀叹一番后,打扫个干干净净。

    少年不由莞尔,话题由此展开,谢玄才知道,十二师兄出自将门之后,是执金吾大人的爱子,六师兄魏安君以前是位私塾的先生,从十二岁开始,便年年参加科举,可是年年名落孙山,直至二十一岁被禹凛带回昭庭楼,仍是没有半点功名伴身。

    三位师兄回来的时日并不多,时常相聚在谢玄的厢房中,吃饱喝足之后,探讨案件,毫不避讳少年,少年便在一旁听着,端茶送水,不插一话。

    他们谈论最多的便是鱼龙案,追捕在洛阳城中隐匿的魔宗中人,不时的提点一些追捕的的法门诀窍,少年暗暗记在心头。

    这一日,几位师兄不在,谢玄和往常一般端着早饭下了一楼,却见往日中恬静看书的三师姐拂袖端坐,她的身前书案上,仅仅只有一本泛黄的古籍,上面仅有三个大字:“寒食录”。

    “小师弟,从今日起,你便只看这本《寒食录》。”纳兰若接过皮蛋瘦肉粥,轻声道。

    谢玄微怔,心下了然,脸色依然平静,如前些日子般在行刀蒲上坐定,翻开《寒食录》,他波澜不惊的模样,倒是与纳兰若有几分的相似。

    这是一本驭刀心决,大抵与道门的入门心法相似,措辞直白明了,道理也极为简单,起先一步,仅仅是修行者排除万念,悟出一丝刀意,如此,才算是真正入了大道。

    说起简单,可在行刀蒲的凛凛刀意无时无刻的侵袭之下,要做到道台空明,心无杂念,是何等的艰难,要意志极佳,更要懂得舍弃与放下。

    修行便是一场舍弃与放下,为何山上的道门正统领新入弟子上山,足足数载不出山门一步,直至三境之后方可下山游历,为的让弟子暂时舍弃忘却浩然人间的安逸舒适,放下心中的爱恨情仇,不让红尘世间的俗气沾染了无垢道心。

    虽说霸道一脉与道门正统大大不同,踏入一境之后,便要提前的在红尘俗世中磨砺自己,但这入道一事,皆是相同的。

    少年按照书中所说,双手握拳放在膝上,闭上双目,努力的将脑海中的一切抛之脑后,去寻找那一抹虚无缥缈的刀意。

    在谢玄闭上双眼的一刹,纳兰若气势骤起,神色凛然,挥手在谢玄的四周布下了禁音阵法,一手扬起,虚空握爪之势,随时准备出手打断少年的沉心悟道。

    世间红尘,红尘劫。

    来自浩然人间的爱恨情仇,是入道之时最大的阻绊,与红尘牵扯越深,越是难以入道,为何山上道门喜选择稚童传道,因稚童懵懂,与红尘羁绊较少,容易心无杂念,寻到隐匿于世间万物的一缕道机。

    少年经历远超常人,与红尘世间暂时来个一刀两断的困难,更是远甚,极有可能陷入历历往事中不可自拔,最后被大道遗弃,不说悟道不成,还可能伤及心脾,落下不可挽回的病根。

    少年闭目,强忍住身上各处的痛楚,尽量的让自己不去想其他一切,可越是不想,往事越是幕幕在脑海中呈现,有两位驿卒大叔的举酒高谈论阔,有雀儿的嫣然笑容,有邋遢老道士的泼皮无赖,也有周幽的慵懒风情。

    这些人,那些事,少年忘不了,也斩不断红尘在他身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