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章 最苦别离(第2/3页)  白袍锦衣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更何况,他虽然不懂鉴定根骨天资之法“天行健”,但直觉告诉于他,安澜驿杂役的少年天资应该相当不错。

    “温酒,回洛阳你去户部一趟,查清楚这小家伙的底细。”楚白又嘱咐道,谢之一姓在京畿之地并不多见,天下间最出名的便是有七十二牌坊功德林的陈郡谢氏,那可是千年之中,第一儒学家族。

    茫茫雨幕,遮住了少年谢玄身边层层谜团,中元节的后一日,北镇抚司楚白,试探的用手中的刀,将雨幕挑起一些。

    大雨倾盆,洗涤天地。

    在门槛上枯坐了半个时辰后,谢玄终于起身,拖着酸麻的双腿,挖出两位叔留给自己的银两,又从柴房的耗子洞中掏出自己攒下的碎银,装进口袋里往镇上走去,开始忙碌起来。

    在此中间来了一拨人,名精瘦的汉子,自称是洛阳城总驿的,查看了下单王信c郁何的尸首,随后冷漠的道明天会有新来的两名驿卒上任,顺便扔给他一锭银子。

    少年明白汉子话中的题外意,无非是他与驿站没有什么瓜葛,滚蛋而已,他一言不发的接下了银子,将他们送到了门口,还恭声客气的道了句谢。

    名精瘦汉子站在门口,望着神色平静的少年,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开口欲言,可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翻身上马,向洛阳城呼啸而去。

    谢玄撑着黑色的油纸伞,先去找了镇上南边的道观里面牛鼻子老道,因为他与落魄老道士关系极好的缘故,牛鼻子老道见到少年并不高兴,冷冰冰的就要下逐客令。

    少年从怀中摸出十两纹银放在案上,白花花的银子不愧是浩然人间最好用的物当,牛鼻子老道士立马变了脸色,眉开眼笑,谄媚的都快挤出水来,随后故作高深的问起少年是不是需要做场法事,是不是要寻一墓地,心思聪慧的少年冷冷相望,老道士自讨没趣,带着少年去邙山寻找风水宝地。

    一路上,老牛鼻子道士心有迷惑,两名驿卒的死在镇上已经传开了,按理说,这场法师应该是那位道门败类的落魄老道人主持才对,肥水不流外人田嘛,怎么少年就找上了自己?

    虽然牛鼻子老道打心里看不起落魄老道人,但都是混一行饭的,他可深知那个老家伙比自己高明的多,就说算卦,老道人一口极为古怪的卜辞就超出自己几个安澜镇那么远。

    牛鼻子老道在小镇混得风生水起,靠的就是揣摩人心,自然不会蠢到向身边的少年说出心底疑惑的,撑着雨伞,一手缩在衣袖中,十两纹银已被摩挲的温暖。

    少年沉默的赶路,大雨仍在顷洒,邙山山路并不好走,几次摔倒在泥水中,又咬咬牙站起身继续走。

    他原本也是想让教好的老道士来主持这场法事的,可是他走出驿站门外,发现那个破烂的棚子已经在大雨中倾塌了,里面几件老道士的贴身物件也没有了,他怅然的知道,蹭吃蹭喝的老家伙怕是知道以后再也享受不了免费的酒菜,于是不告而别。

    少年大雨中面对木棚,孤零零的站了许久,默然离去,对老道士没有丝毫的怨恨,虽不认同但也表示理解,不过是人之常情啊。

    少年打心底还是希望那个疲懒邋遢的老道长日后的过得舒服些的。

    订好了三日后出殡的时辰,从邙山上回来,天色近黑,谢玄先去镇上的香火店,砸了一大笔银子,让香火店里面的老板明日早点赶到驿站,备好香烛纸钱,布置好灵堂,又匆匆赶往镇上的酒楼。

    镇上酒楼正值吃饭的时候,热闹非凡,食客们相聚桌上,谈论的都是驿卒被杀的事情,说得有鼻子有眼,宛如就在当场见到驿卒被人一剑捅穿了胸膛,其状惨烈。唏嘘之余,幸灾乐祸的说起驿站的少年杂役,能死乞白赖的靠山没了,免不了又要流落街头,开始讨饭。

    少年面无表情的看着别人对他指指点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