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六章:阴谋(第2/3页)  莫负韶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笔录。”

    “既然认得,那你也该知道上面写了什么吧!你说大运河适应商运可行,朕倒想问问你可行的点在哪里!”

    这个问题让周韶华有些懵,可行的点就在他的观察笔记里啊!运河能容纳那么多船只,码头有一定的仓储能力,劳役和船工可能还欠缺些,可有齐船头他们在,新培养出些也并不会耗费太多的时间。

    但凡能周韶华能想到的问题,当初的笔录里都有解决办法。皇帝若仔细看过,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

    周韶华弄不清皇帝的意图,也只得根据记忆重新说起自己的见解。可他才刚开口没多久,皇帝就打断了他:“上面写过的就不消说了,你说说看河道安全如何保证;船只c船工短缺各路货品如何周转运载;还有河道的拥堵问题,意外事故的防范和急救措施等等。你建议大运河尽快兼顾商运,那这些问题你都想过吗?”

    这些问题周韶华想过,他不但仔细想过还反复推敲,有了相对成熟的解决办法。

    皇帝既然想要了解这些,那便说明又开通大运河商运的想法。周韶华心中说不出的激动,好费了一番力气才没在御前失态。

    他理了理思绪,而后便有条不紊的仔细作答。他的回答严谨而周全,造船c建仓以及船工培养这些方面细致详细。对维护河道通畅和安全方面,他的办法新颖独到。其它方面虽有些小瑕疵,可漕运这样的大工程本来就不可能靠一个人全面完善。

    皇帝认真听完,右手点着案上周韶华的记事本,脸上有了淡淡的满意。

    “如今多个城镇的商户吵闹着逼朝廷用大运河商运,尤其以北地和扬州的商户最甚。他们闭门罢卖,纠结百姓围堵衙门。同时宣称不无罪释放你们不实现大运河商运,他们便要反了朝廷,目前为止,整个扬州几乎全商避户,百姓无法买卖物件严重影响生活。这事,你们怎么看?”

    王文眉头紧皱,他直觉百姓和商户的这次行动太过偏激。而且,这番宣称和作为,只怕要适得其反。

    面对皇帝的目光他双腿有些发软,心中更乱哄哄的一团,直接讶异道:“这太荒唐,朝廷如何决策难道还要受制于他们?”

    皇帝从王文身上收回目光又看向周韶华。

    初初听到这个消息,周韶华心里也咯噔了一声。先前在牢中也听王妍的叔父说过百姓合力要救他们的事情。当初满心里都是浓得化不开的感动,可现在再听却听出了阴谋的味道。

    他眉头轻轻皱起,疑惑的问:“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出于情谊在衙门口为我等求情c想出些出格的法子为我等歌功颂德也在情在理。可说为了我等要豁出身家性命反了朝廷,就实在是匪夷所思。”

    皇帝看着他没说话,周韶华沉思片刻又接着道:“罪臣私以为,这件事里面透着蹊跷藏着阴谋。走南闯北的商户,哪个也清楚自己的斤两,平白绝不会做鸡蛋碰石头的傻事。乡亲为救我等要反朝廷更是无稽之谈!若不是有人在背后操纵,那他们豁出去这样闹定然是遇到了比造反还严重的事情。”

    皇帝看周韶华的眼神越发满意,只脸色也越发严肃起来。

    他问周韶华道:“既然大运河适当商运可行,朝廷是不是该立刻实行以平息民间祸乱?”

    堂堂皇帝,怎么能轻易让百姓威胁?皇帝这般询问,不过试探!

    周韶华躬身回答:“罪臣以为不可!”

    见皇帝以询问的眼神看过来,周韶华又接着道:“朝廷允准大运河上商运,是因为大运河有兼顾商运的能力,更是圣上为国计民生做出的尝试和努力。国事不是小事,并不能因为不明真相不知厉害的百姓暴乱c威胁就能妥协退让。圣上若现在推行大运河商运,会给百姓只要人多就能左右国事的解读,如此一来,往后更易生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