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蓄势待发(第2/4页)  遍地重生下夕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武平事后安慰起了爸爸,说这钱能要就要,要不回来就算了,不要太较真。表舅对这个生意起到的作用很大,要没有一开始他前后张罗,就凭爸爸的性格还不一定能干得起来呢。

    爸爸回头一想也是,以他当初的性格,让他上门推销东西,那比杀了他还难受,怎么着这生意也是做起来了,就当少赚了点吧,表舅劳苦功高,那就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武平就势又和爸爸说起了更多,他说爸爸呀你看做生意没那么难,咱这不就自己做上了么?推销东西不是求人,只是谁先开口的事情,你看咱们有东西送,这买东西的不是高高兴兴么?以后脸皮别那么薄,别抹不开,该出去联系就去联系,做买卖讲的是相互需要,不是靠说小话和请客吃饭

    就这么一来二去,房武平生生就把爸爸从一个半死不活的工厂里一个老实巴交的焊工,给引上了生意人的道路,这废铁生意不光是赚了钱,更是把爸爸的性格改变了好多,变得更为积极,大胆,开放。

    妈妈的变化也不小,跟小姨一天天东奔西跑,两年下来赚了也有好几万块钱。也就是她的本钱不多,另外也是因为地处一个东北小城镇,弄不出什么大名堂,要是换个地方,说不能给搞成什么样呢。

    和爸爸一样,做生意给妈妈的性格也带来了积极的变化,变得更有理解力,更宽容更冷静,懂得了妥协和变通,不再是当年那个点火就着,遇事就往歪了想,人见人怕的仓库大姐了。

    房武平重生后的宏伟目标是什么,到现在还没有人知道,能不能实现,他自己也是还不知道,但至少到目前,重生给他家人带来的变化是积极和令人欣喜的,就不说别的,他的爸妈在那之后,基本就没有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过架,这就是人经过了历练的好处。

    给家里人带来变化的还有郭炳新,尤其是对他的爸爸,时任临川县委宣传部长的郭秀双。

    在当时,那个小县城的政治生态,可以说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而炳新爸爸即不属于营盘也不是官儿,成了十足的政治孤儿。

    所谓铁打的营盘,给说得好听点儿,可以叫当地士族,说得难听点儿,就像有篇文章说的,是用生殖器串联起来的政治家族,具体说就是县里面那些用姻亲关系联结起来的中层和基层干部群体,雷打不动密不透风。

    流水的官儿,是特指那些有背景的官员,在县里任职只是个过渡,过了不久一般就升迁调走了,多数都和这些本地关系井水不犯河水,彼此相安无事,反正是到了时候就走。

    郭秀双情况就尴尬一些,他的背景是老地委书籍安凤山,而安凤山本人已经是到顶了,只等着离休,这样郭秀山基本就没有了上升的可能,孤零零地留在县里这个位置上,上不去,当然也没下来,他一向很谨慎,工作上滴水不漏,关系平衡的也很准确,算是个难以取代的技术型干部吧。

    安凤山是本地抗联干部,老资格了,文革中被打倒,平反后在县里做了六七年县委书籍,后来又做回了市委书籍,快离休了,算是个荣誉安排吧。

    郭秀双就是安凤山在县里当书记时发现并培养出来的,被发现的原因听起来相当耳熟,是因为一笔好字和一手好文章,在当时,基层干部因为这种原因被提拔的并不鲜见,现在是没这些事儿了。

    就这样,炳新爸爸就卡在这个位子上,和这些县里的所谓士族们耗在一起,其实是相当地苦闷,炳新重生后给他讲的那些政治动向,一下子让他浮想联翩,在这一片苦闷之中开始有些突发奇想:能不能把这些事利用一下,给自己来个突破?

    他最开始的举动,是写了很多文章,比如《经验不能取代真理——论经济改革与坚持党的领导》,《再论卫星上天红旗落地——兼论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危害》等等,打算投稿给《求是》杂志,深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