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有地盘了(第1/2页)  三国卫仲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卫仲道带领着郭嘉典韦及五千大军回京之时京城中所有与卫家有利益关系的皆夹道欢迎,虽然卫仲道知道天下将乱并未与朝廷这些官员进行深交,但是由于早已经捆绑到一起的利益关系大家表面工作还是要做一做的。卫仲道不去结交他们是因为卫仲道有自己的想法,而文物百官却觉得卫仲道少不更事,也没太在意。大家在意的是卫仲道此番出战又匆匆而回之间到底有什么猫腻。他们可不信卫仲道初立战功就班师回朝。

    卫仲道可没有心思去猜测他们心里的小九九。反正董卓进京之后这群人要么早日投胎,要么尊严尽失。除了能在朝堂上掌握话语权的,卫仲道一律不得罪也不深交。卫仲道此番回京最大的目的就是结交一些有用的人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其次就是提前跟曹操袁绍混个脸熟,以免将来一言不合就干起来。

    当天夜里卫仲道就备上黄金三千两命人送到张让手中,并会意张让告诉皇帝。自己此番回京是因为发明了一项比改良造纸术更先进的技术,不过这项技术还有待完善,最多三年就可成型,其实就是活字印刷术,不是卫仲道不想现在公布出来,而是觉得现在的篆书隶书太复杂,不易学习。想先将简体字和楷书推广之后再公布活字印刷术,这样就事半功倍了。然而让整个大汉突然间使用另一种文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需从长计议。此时暂且不提。话说卫仲道与郭嘉讨论今后的发展走向,两人不约而同的想到了要拥有自己的底盘。卫仲道很是诧异郭嘉怎么会有占山为王的思想,难道他也知道今后要发生什么。其实郭嘉只是通过凉州的战况嗅到了一丝危险。凉州紧邻司隶,如果凉州战况日益蔓延将影响到京都洛阳,所以郭嘉捉摸着想远离洛阳拥有一块自己的底盘方能建功立业,而在当时的局面中,在京城当官绝对是比地方官有前途的多,卫仲道对郭嘉有如此先见之明甚是欣慰。这个三国时期最璀璨的智囊团之一终于开始发挥自己真正的实力了。而两人对着大汉地图左思右想也没找到一块属于自己的底盘。突然卫仲道瞅到了一块不起眼的地方,在当时这块地绝对是鸟不拉屎的地方。但是在卫仲道眼中这块地就是宝库啊。那就是辽东郡,汉朝设辽东但一直对辽东也不管不问,只是让辽东隶属幽州,后来董卓进京任命公孙度为辽东太守,公孙度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后四处抢底盘俨然成了辽东王。过着山大王的生活。而卫仲道对虽然不知道公孙度的事迹,但是辽东虽然只有后世半个辽宁省大,但是卫仲道知道背面的吉林黑龙江都是华夏的底盘啊,如果往朝鲜韩国方向发展发展也不是不可以。于是就与郭嘉商讨通过张让让皇帝老儿把自己下放到辽东,而郭嘉却始终对中原几州恋恋不舍,卫仲道直在心中鄙视他没远见。

    张让收了卫仲道的钱倒也办事,跟皇帝说了一下大致情况,皇帝对活字印刷术可是大大的感兴趣,心想这次一定要在世家之前把他弄到手,大赚一笔好中兴我大汉。但是此次既然让卫仲道回来了,卫仲道又立了个不大不小的功劳。这回估计得给个官了。可是问题又来了,给什么官呢。

    卫仲道这几日茶不思饭不香就惦记着东三省呢。于是又从卫觊那里调来黄金万两,其中五千两打点能在朝堂上说的上话的文物百官。其余的都送给了张让。张让看到这么多钱心里是乐开了花。心里觉得区区辽东偏远之地不在话下。让皇帝赏你个辽东太守都不是问题。

    于是第二天朝堂之上就开始讨论怎么封赏卫仲道。杨彪希望卫仲道留在京城,加入自己的阵营。大将军何进也想拉拢他,张让作为好处收的最多的人自然不遗余力的撮合他去辽东。皇帝老儿看不懂卫仲道为何要去辽东于是问道“久闻文亭侯文韬武略,为何要去辽东这等偏远之地啊,留在洛阳为我大汉建功立业不好么?”

    卫仲道整理了一下思路答道“下官毕生理想就是像冠军侯一样封狼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