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神油(第2/4页)  故土我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请王铁匠敲打了一些浅浅的铁槽和一些铁棍,把锡放进铁槽内,底下加热,很快锡都溶解成了液体,窑里坩埚的玻璃已经全部融化了,几个人用长长的铁夹子夹住慢慢拖了出来靠近铁槽,把玻璃溶液倒入铁槽内,玻璃在锡液表面延淌着布满整个铁槽,推入退火窑里,大家继续往坩埚里添加各种不同配比的原料烧着。

    连续烧制了几个不同配比的玻璃料后,李铮停止了烧制,等着退火窑里的玻璃温度降下来,轻轻的从边缘用刀撬了一下,一块完整的平板玻璃出现在众人面前,李铮让大家带上王皮匠做的手套,一起把这第一块完整的平板玻璃搬了下来,放在地上仔细检查着。

    众人好奇的透过淡绿色的玻璃看着对面的人,伸出手去触摸着冰凉的玻璃。

    “小郎,这就是你说的那个东西?”二牛有点不敢相信的摸着玻璃。

    “对,这是我们的第一步,以后用它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东西。”李铮满意的看着这第一块完成的平板玻璃说道。

    当众人把这些玻璃抬回村里请王伯看过后,王伯转身对着二牛附耳低声吩咐了两句,二牛一言不发,快速的离开了。

    当李铮正满口唾沫的给王伯说着玻璃的好处以及将来的应用时,一队强壮的男人带着各种武器随着二牛跑进了院子,而何有竟然也在队伍里面,不大的小院马上被塞满了。

    “这是。。。。”李铮看着众人转头问王伯。

    几个和何有一起走上前来仔细看了看玻璃,用手摸了摸,又透过玻璃仔细看了看,相互看了一眼,齐齐对着王伯点了一下头。

    “小郎,不必惊慌,你听我讲,自从张骞出使西域后,一直到大唐,大秦的玻璃开始大量传入我中土,只是随着战争而中断了输入,原先也有过平整的玻璃,只是没有这么大,都很小,跟巴掌大小一样,这么大的玻璃连我们都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平整,这么光滑,还这么透,世所罕见。

    此等旷世奇学小郎却这么随意的让所有人观看,这不符合祖训,因此我请大家来,一个是请监造监的人确认一下是不是玻璃,二个请这些我保留下来守卫整个圈的兵士守卫作坊,以免被坏人给学了去”

    李铮一听,哭笑不得,在这个什么都匮乏的年代,这些在后世都是烂大街的技术,却成了需要严格保密的。

    王伯划定了一个大范围,包括李铮所建立的所有作坊,甚至于连李铮带人种的田地都包含在内,并且指派二牛和另外几个做李铮的贴身保卫,日夜不离身。

    有了第一块成功的玻璃,李铮又弄了根铁管试了下吹制,很快一个不太规整的玻璃杯子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持续的交代几个跟着一起干活的人后,李铮专心的吹制起细长的玻璃管

    天气越来越热,憨憨又不喜欢跟李铮在作坊里呆着,就自己跑上了山不知道干嘛去了。

    第一批玻璃给王伯和瓦罐以及二牛家装上了,结果很长时间里人们都络绎不绝的前去观看这稀奇的能看到人却不透风不透雨的窗户。。。。。

    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断实验试制,李铮终于成功的拉制出细长的薄壁玻璃管,底部容积大,上部只有细长的内孔,满满的把水银灌进去后,李铮先实验了放进滚开的热水里做出了标记,然后又夹在胳肢窝下做了标记,用王皮匠硝制皮子的芒硝做了一点点冰又做了个标记,一个相对完整的温度计就算是做出来了,连着给几个人实验测体温,基本算是准确吧。

    趁热打铁,李铮继续做了一些,专门给了师父几只并告诉师父如何使用,师父只是点头并没有说一句话。。。。。。

    下山拿丝束换盐的人背了不少盐回来,王伯又给了他们几个玻璃杯和几个李铮做的玻璃圆盘让他们下山卖掉换东西,按照何有的说法,那个像是过去的和氏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