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第一个砖窑(第2/3页)  故土我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过来点着,一开始火苗还是在外跳动着,但是很快都被火口给吸了进去,火口呼呼的响着,高大的竹烟筒也冒出了白烟。

    “拿柴火啊,都愣着干什么?”李铮一回头,就看到一帮呆若木鸡的少年正像看怪物一样的看着自己不说话,个个大张着嘴巴,有的都流了口水也未察觉,李铮这一喊,惊醒了他们,这才反应过来,赶紧的抱柴火过来,瓦罐当仁不让的接过了烧火的重任。

    当石炭也燃烧起来的时候,一股熟悉的煤烟味道飘散在空气中,高大的烟筒使劲的抽着隧道里的空气,向着蓝天喷吐着浓浓的黑烟。

    “得了,都散了吧,该干嘛干嘛去,我和瓦罐在这看着烧火。”

    远远的听到二牛大声喊着:“天啊,天啊,你们这是弄得什么怪物。”原来二牛他们运石炭回来了,远远的见到一个早晨还没有的东西高高的矗立在这,喷吐着黑烟,惊讶之情溢于言表。

    来到跟前,把石炭都卸下来,二牛亲自上手添了一些石炭在炉口,然后围绕着整个隧道绕了一大圈,问李铮:“这就是砖窑?我们这就能烧砖了?”

    李铮一边在石头上摔打着泥巴一边说道:“是啊,这就是我们建造的第一个砖窑,先试着烧一些看看,要是好了我们再建造更大的砖窑,那时候石炭需要的就多了,就不能这么开采了,得重新找地方,最好靠近石炭矿那边才好。对了二牛哥,那个观音土在哪里挖的?能不能帮我挖一筐回来?还有,上次我挖的那些红土你给我放哪里了?帮我拿过来,还有那块黄黄的石头。”

    二牛应了一声就走了,不一会就把李铮要的东西全带了过来。

    李铮摔摔打打的把泥给摔匀,然后请瓦罐砍了一节竹子,修正平整,就像后世的杯子那么高,把里面涂了一层水,接着把摔好的泥巴弄成细长条一点点缠在竹筒上,蘸着水用刀一点点抹平整,又捏了个把手用水粘了上去,放在一边晾干。

    就这样,瓦罐烧着火,李铮做了二十几个泥杯子放在一边晾着。

    当二牛再次把石炭运过来时,天已经开始擦黑了,杆子过来招呼李铮等回去吃饭,李铮看了看说道:“这砖窑不能停,得连续烘干,所以今天晚上我得在这看着火继续烧。”

    秤砣一听:“那行吧,我回去给你拿吃的来,再给你抱一些草来,大牛哥,你们帮着小郎搭建一个小窝棚。”

    瓦罐一听,拍着胸脯指着火口“啊吧啊吧”的叫着,意思是今夜他也要在这守着,李铮想了想,同意了。

    大牛他们很快就搭了一个靠近火堆的斜窝棚,然后叮嘱了李铮,就都回去了。

    秤砣和二牛一人端着一大碗高粱米饭回来了,递给李铮:“吃吧,高粱米,大妈专门给你做的,全是高粱米,平时我们都吃不到。”

    李铮边吃边说道:“有没有跟王伯说我和瓦罐今晚不回去了?”

    “说了,今晚我们两个也不回去了,陪着你一起烧火,总不能让你小郎什么都干了吧?再说了,小郎你干什么事情都不避讳我们,一点不怕我们偷师学艺,你是不知道,就那个号称给宫里种菜的老头,把他那地方看的死死的,不光不给我们东西种,还不准我们靠近,一靠近就拿着破弓箭射我们,也不知道他有什么宝贝东西,那么大年纪了,脾气还是那么暴躁,又没有孩子,等他死了传给谁?”

    这么一说,李铮才发现,这个时代,按理说乡村老百姓都是同姓聚族而居,小农家庭习惯于组成三代小家庭,毕竟结婚早生孩子早,人的寿命也不长,各种自然灾害人为灾害都不少,所以都多生孩子,靠数量抵御夭折的,每户平均人口基本保持在五到六口人之间,尽管分户析产,但同一宗族仍有公认的长辈族长,协调族内事务和调节纠纷,白居易诗:“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