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和昌一中(第1/3页)  兄妹之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和昌市第一高级中学始建于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初名和昌官立中学堂。历经光华中学,省立第三中学,中原工农中学等重要发展阶段。1950年改为现名,是享有盛誉的百年名校。不仅是全省首屈一指的重点高中,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重点高中。处于高中行列的领军地位。

    2002年为了配合市政府的城建规划,也为了学校资源共享。和昌一中进一步扩建,同时兼并了和昌七中,和昌八中以及和昌二十六中。和昌八中与和昌二十六中被拆除,如今建成了高档小区。和昌七中改为和昌一中技工部的分校区,就是如今和昌一中东校区,东校区占地260亩。2011年和昌一中又收编了两所经营不善的私立高中。

    和昌一中目前在校学生60000多人,教职工4200多名。特级教师37人,省级学科带头人6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38人,高级教师1692人,平均年龄36.2岁。学校目前设有近700个教学班。其中高中部拥有300多个班。高一本届85个班,高二高三由于要组建大量复读班,所以班级不恒定。今年高二成立了116个教学班,高三成立了125个教学班。和昌一中附属初中部拥有118个教学班,小学部和幼教部拥有87个班。

    另外学校还设立了和昌一中技工部,旨在培训青少年的一技之长,包括计算机,数控,汽修,模具,焊接,厨师,挖掘机,美容美发,无线电,驾驶等十大门类五十多个专业。分设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目前拥有162个教学班7600多人。其中模具,焊接,厨师,美容美发的学习班在一中东区。

    某些专长人才要在技工部学习三到四年才能毕业,毕业合格后直接输送到各大城市的用人单位,工资相当可观。技工学校是高考落榜生和初中毕业而又无能力上高中的第一选择。

    和昌一中每年向高校输送本科生达8000多人次,考生的分数之高令全国的兄弟学校佩服的五体投地。全省的文理状元年年都来自和昌一中。

    和昌一中所赢得的各种牌匾更是难以计数,别说市级和省级的奖牌,就连国家级的奖牌学校都懒得往校门口挂了。据传说如果将和昌一中历年来所取得的大大小小的牌匾当做地板砖铺到地上,足以把和昌一中50多亩的校前广场铺三层还余20多块没地方铺。

    这所市重点中学的大本营位于和昌市朝阳路(也叫一中大街)的西端,一中本部和一中东区共占地3500多亩(含一个校内公园和一个校园小区),建筑面积220万平方米。一中本部绿化面积达到48.6%,各类树木30多万株,900多个品种,草坪60多万平方米。

    下面我们就重点介绍一下和昌一中的大本营。在50多米宽的南校门前面是一片无比开阔的校外广场。大门这么高的楼房在大学的校园里都不多见。站在文艺楼的顶层足以鸟瞰整个校园。

    在这座高楼内设有8处封闭式电梯。这不仅是全校的至高点,也是和昌一中的标志性建筑,更是和昌一中的骄傲。它足以让其他任何一所兄弟学校俯首称臣甘拜下风。

    据说这座文艺楼是在2008年由和昌一中16位知名校友出资捐建的。在这座楼上设有6个大型文学社,30个健身房,10个美术室,6个大型排练厅,8个大型会议室,6个记者站,4个广播厅,3座大型作品展览中心,35个自由发泄室,18个心理咨询中心,10个音乐练声房以及40个乒乓球室。另外还有236个标准宿舍,1处校电视台和1个规模庞大的地下二层购物中心。

    在文艺楼的顶层设有天文台和星相馆。在此我们也只能用两个字儿来形容他,那就是“牛b”。

    正是这座文学艺术楼,才成就了和昌一中在全国的名气和声誉。后来从这栋高楼中走出了许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