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九章 潼关问答(第1/2页)  这是个假的唐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傅村,村口。

    见孔青珩折返,徐宗望从村子口歇脚的茶铺里起身,点了十三枚铜钱与茶馆掌柜,率众人重新跨上马,朝来时的官道行去。

    “嗒!嗒!嗒……”

    一时间,尘土激扬,马蹄声错落有致,似鼓点震天。

    待前头村路与县道拐角处的尘土重新落下来,原本孔青珩待过的上傅村后山里,又走出了一波人。

    “娘子,那匣子——”

    隔得远,风揽月并没有听到孔青珩再墓碑前的低语,但他的举动却是看得一清二楚。

    至于匣子里的物什,他们自然都清楚。

    毕竟,那支玉钗是由林记银铺打造,而林记银铺,又是苏复自海外回来后单独经营势力的消息中转所在,上至掌柜下到小厮,都是他们的人,哪能不知道呢?

    啧啧,元璐长公主府之富庶,果真名不虚传。

    羊脂白玉,和田玉中的极品,价值十数万!

    这么贵重的钗子,又是特意挑娘子常去的林记银铺打造,说不是赠与娘子的,他都不信!

    再想想娘子养伤期间,以为娘子身亡的孔郎君消瘦得都不成人样,风揽月脸上不由唏嘘。

    孔郎君,当真是极好的呐——

    可惜了。

    前日,娘子伤口初愈,便决定动身前往江南,没想,临行前过来看一眼冠上她曾经用名的墓碑,竟然就这么凑巧,恰恰碰上了孔郎君。

    “搁这儿吧,这份礼物是他留给苏清浅的,然而,世上已再无苏氏清浅。”

    在风揽月看不清究竟的帷帽下,女子的眼神里一阵复杂,透露出的语气却甚为坚决。

    “喏。”

    ——————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这诗说的便是潼关。

    卯时从长安出发,一路疾驰,孔青珩等人终于赶在日暮前,抵达自古被誉为兵家要地的潼关。

    等过了潼关,便是彻底出了京畿道的地界,进入河东道。而后,假若一路东行,不需半日,则又是到了以洛阳为中心的都畿道范围。

    “孔……白郎君,你擅长什么?”

    与丰朝的寻常官吏不同,六扇门的人虽有官衔,却甚少居住驿站。

    其一是,六扇门总管江湖事,而江湖人绝无使用驿站的资格,居于驿站并不利于六扇门行事;其二则是减少六扇门与寻常官吏的接触,以免徇私。

    寻了家条件尚可的客舍入住,将相应事情安排完毕,回到客舍的厅中歇脚,徐宗望看向孔青珩问道。

    他擅长什么?

    孔青珩被徐宗望的问题问得一懵,他一个纨绔子弟,除了吃喝玩乐还能擅长什么?

    “品茶酒美食,打马球,狩猎,熬鹰……掷骰子,看话本儿。”

    绞尽脑汁,孔青珩也没能从自己身上找到可以拿出来示人的长处,索性自暴自弃全盘托出。

    而见孔青珩越说越没边了,徐宗望也不由一阵头大。

    “这些么……”

    沉吟这孔青珩说出来的这些事物,徐宗望陷入了思考。

    突然——

    “对了,还有一项,虽然不大常用,但偶有施展,倒也每每制胜。”

    已经自暴自弃的孔青珩没顾忌徐宗望脸上的尴尬,又补充道。

    “什么?”

    闻言,徐宗望眼睛一亮。

    “耍无赖。”

    孔青珩耸了耸肩,哂笑道。

    相比于前面说的那些,这大概是他最最没用的“长处”了。

    在长安时,碍于元璐长公主府的颜面,他平日里也有所收敛。但无论前阵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