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 长安城的勋贵子弟(迟到的第三更)(第1/2页)  这是个假的唐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是就是,谁给你的勇气?”

    ……

    听到卢子建这话,一帮勋贵子弟纷纷出言奚落道,孔青珩记得,他们当中不乏正在国子监广文馆求学的学生。

    “知耻而后勇。”

    对于四周的非议,卢子建不以为意,昂首朗声说道。

    一时间,殿中的奚落声哑了下来。

    “这是《礼记.中庸》里的话,原句为: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知道孔青珩学问不佳,郑兆年凑到他的耳边,小声解说道。

    “好你个郑知远,你觉得我学识差劲到这个地步?就算四书五经某背不全,可这句某还是知晓的!”

    孔青珩挑了挑眉,拍了郑兆年肩头一记,佯作不满道。

    知远是郑兆年的字,去岁他已经及了冠,在家备考明经科,准备参加明年的秋试,而后在长安捞个闲职,故而,今天给了这家伙一次卖弄的机会。

    四周围观的勋贵子弟见卢子建一副慷慨激昂的模样,多数没有再作声,害怕损了颜面。

    勋贵子弟不怕没学问,对于有祖上荫庇的勋贵子弟,有无学问并不是什么大事,但要是在重大场合因为没学问而丢了颜面,那也就成了大事了。

    “卢子建,此乃圣人御宴,岂容你僭越?即便你想斗诗,也应面呈圣人得允方可。”

    尚未待萧承誉开口,看着人群中央成竹在胸的卢子建,又一名身着浅绿色朝服的年轻官员喝令道。

    按理,朝臣和勋贵子弟并不会聚于一处,侧殿这么大,大家都默契地分群而居。不过,这名七品官员却是例外的,他虽然品阶不高,却是隶属鸿胪寺的典客署令,掌管外藩朝贡、宴享、送迎等事宜,完全不是闲职,而更关键的——

    他便是梁国公世子谢子骞!

    萧相家的萧承誉、梁国公府上的谢子骞,这两人就是整个长安勋贵子弟们的噩梦,每每犯了错,又或者夫子讲课考校不如意,便会拿出来举例:萧承誉如何如何,谢子骞又如何如何……

    这提起来,任谁家勋贵子弟都要忍不住掬上一把辛酸泪。

    若非今年蹦出来个范阳卢七,还成了长安公敌,怕是到如今,众人见了这两位,仍是要绕道而走。

    “好!”

    “有理!”

    “有本事去和圣上说呐,刚巧,让圣上评判评判这诗的高低,省得说评判不公!”

    一时间,殿中的勋贵子弟们又纷纷起哄道。

    “……”

    卢子建张了张嘴,分外不甘地朝谢子骞拱了拱手,道:

    “是子建轻狂了,谢过这位大人提点。”

    他只说大人,却不提谢子骞梁国公世子的身份,显然,对屈服于长安勋贵子弟,他是十分不满的。

    不过,众人也懒得和他再计较这许多,反正,谢子骞当了官也仍算他们这边的。有人瞥见了站在后头和郑兆年看热闹的孔青珩,眼珠子滴溜溜转了圈,突地高声问道:

    “说起来,倒要请教卢郎君,不知东市黑狗滋味如何?”

    “噗……”

    “哈哈哈哈哈哈……”

    骤然,全场皆笑。

    那天孔青珩和卢子建在东市书肆里相遇的事,早就传遍了长安一百零九坊,并且和后宅女子提及时感叹孔郎君的痴情不同,这些勋贵子弟的眼中,重点反而是林记酒楼大黑狗的那惊天一咬,据闻事后卢子建足足半月未曾出门,真真是当浮一大白!

    “哼!你——”

    面上浮露怒容,卢子建也瞥见了那日东市里看见的身影,刚要发作问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