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9章 橘洲论学(第1/4页)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致远这一通极尽贬斥、诋毁的论断让张煌言听得皱眉不已,而钻研此道已久的毕安民对此更是相当地不服气。

    他本欲辩驳一番,张了张嘴,却忽然记起刚才李致远话中有一他从未听过的生僻字眼,似乎还是某种新式学说,是以反驳之话没说出口,反而是好奇地问道:“何谓‘化学’?”

    李致远一愣,“物理”、“化学”这样的名词对他来说本是无需再特别解释的基本概念。

    初中最早接触化学这门课时,化学老师大概是有解释过,可对于完全没有近现代科学知识概念的明朝人,他该如何解释呢?

    李致远思量半晌,才试着解释道:“化学,按照字面意思就是变化之学……”

    “再说清楚一些,大概就是一门研究宇宙之间天地万物的组成、结构、特性及其变化规律的学说。”

    可李致远这一通解释里仍有不少他们闻所未闻的字词,越解释二人越是糊涂了,李致远只好又补充道:“何谓组成?”

    “比如我随便在江河湖海或是山间取一杯水,那这一杯水到底是由些什么东西组成的呢?”

    “首先,很显然这水必然不是纯粹的水,里面还包含了诸如盐分在内的各种矿物质以及另外一些杂质。”

    “其次,就算是一杯纯净的水,那么这水又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二位想过吗?”

    “何谓结构?”

    “即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在化学这门学说里,认为我们看到的各种物体其实还可以再细分为肉眼都看不到的极其微小的颗粒。”

    “这些小颗粒有人将其称之为原子、分子,而这些原子、分子以一定的结构搭配和组合,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物质。”

    “何谓特性?”

    “比如为何水能洗衣,因为水能溶解掉衣服上的脏东西,又比如水加热会沸腾为蒸汽,受冷会凝结为冰,这些都是水的特性。”

    又举例道:“就比如说这火药,为何非是这三样物质以一定比例混合才能产生这样的效果,而别的物质就不行,你们想过么?”

    “何谓变化?”

    “这你们应该能理解,比如将硝、硫、炭的混合物点燃会剧烈燃烧,又比如木柴能燃烧,铁和铜会生锈,不就是发生了变化么?”

    一通费劲地解释,还列举了诸多实例,才终于让张、毕二人有些明白了,这让李致远心里油然升起了一种成就感,便又说道:“世人对火药及其诸多化学现象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没怎么思考过其中的原理。”

    “还往往用‘君臣’、‘阴阳’之类玄之又玄的理论去牵强附会地解释,实乃误人误己。”

    “所以,即使偶尔发现了某种奇特现象,又或是凭借经验制造出具有某种神奇功效的器械,亦不过一时新奇,并未有何确定的标准。”

    “其后修修补补,改来改去,也完全是凭着感觉,终究不可能有多少进步。”

    “反之,只有追本溯源,彻底弄清楚了世间万物的化学特性,那么,无论是制造火药、火器,还是别的什么东西,一定都能事半功倍。”

    张煌言更重视道理和思考,李致远这一番宛如布道的宣讲已经打动了他,是以一听完遍心悦诚服地拱手拜道:“李兄高见,在下佩服!”

    毕安民亦受了极大的触动,但他更关心实在的东西,比如火药的原理,听李致远的意思是一定知道火药真正的原理,便兴奋地问道:“那李大哥快给说说,这火药到底是何原理?为何能有如此威力?”

    自从李致远来到明朝,在诗词、文章、书法等诸多方面,就不断被这时候的人反复吊打。

    就连去青楼妓院看看花魁、美女,都比不上那些满腹经纶的公子哥儿,毕竟这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