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1章 摊丁入亩(第2/3页)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这几十船马铃薯和玉蜀黍不是给人吃的,这是种子!”

    李致远继续解释道:“宋公游历天下,自当知道从崇祯初年开始,南北诸省连年大旱,且由北至南逐步蔓延扩大。”

    “如今这一两年,北方旱情已有所缓解,部分地方甚至出现洪涝;而南方的长江流域则开始持续大旱,湖广省就尤为严重。”

    “譬如仅崇祯十六年,光我治下的楚南诸府就有湘潭、湘乡、安仁、耒阳、衡阳、辰溪、会同、大庸、常德、澧州、安乡、沅江、宁乡、长沙等府县持续大旱、重旱。”

    “而众所周知,南方大多是水田,以种植水稻为主,即是水田就需要大量的水,若是天不下雨,江河断流,稻子收成如何也就可想而知。”

    “虽说暂时可以通过挖掘沟渠引江河之水灌溉,但这也仅在江河边上的部分地区有效。”

    “且现在干旱持续加重,水位不断下降,受灾面积也越来越大,据我所知,湘江水位屡创新低,曾经的八百里洞庭都有不小的湖面干涸见底,遑论其他地方。”

    “另据我观测,今年湖广的雨水可能依旧极少,旱灾只怕要继续加重,若再种水稻,湖广的百姓都要活不下去了!”

    “我知道马铃薯和玉蜀黍这二种作物较为耐旱、耐贫瘠,无需什么肥沃平坦的土壤,就是沙地亦无不可,而且产量很高,若能在湖广推广种植,在关键时候当是活命无数的宝贝。”

    “但这两样东西自从万历年间就已传入中国,但时至今日,仍旧只在沿海一带有少量种植。”

    “究其根本,一则是因为老百姓习惯了吃米面,一时之间难以接受其他粮食。”

    “二则是老百姓鲜有人懂得种植之法,譬如这马铃薯,由于其品种上的特殊与罕见,仅有达官显贵方能享用。”

    “朝廷的上林苑有专司蔬菜种植的“菜户”,在筛选、培育马铃薯上有一定技术优势,但它毕竟是服务于宫廷的衙门,既不会大面积栽种马铃薯,更不可能将薯种和种植技艺传入民间。”

    李致远一口气说完了自己的心意,又望着宋应星,诚恳地问道:“我相信宋公必是懂得种植之法的,若是能助我推广,难道不是一件造福万民的大好事么?”

    宋应星听到这里,竟激动地有些发抖,“李……李巡抚……真愿意推广新粮?”

    李致远奇怪道:“这怎会不愿意,这既能让老百姓活命,又能增加官府税收,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宋应星不停地来回踱步,几乎是声泪俱下地大声道:“你以为我等不知道这些新作物的好处?不愿意将其在我大明推广?”

    “哪有那么容易啊!事情没你想的这么简单!”

    “譬如我之先辈徐公光启,早就知道马铃薯、玉蜀黍、甘薯这些新式作物,也曾大力推广,甚至还总结了“甘薯十三胜”进行宣传,可各地官府却不仅不愿意推广,甚至还进行刻意的打压!”

    “徐公曾在崇祯初年任内阁次辅、礼部尚书,以他之力,却仍不能推广成功,我一个微末小官,也曾不自量力地劝说地方官吏,亦难以施行!”

    “你方才说不能推广的那两点原因在我看来只是旁枝末节,绝不是根本原因!”直到这时,李致远才真正的打动了宋应星,他终于愿意说心里话了。

    李致远忙道:“愿闻先生高见!”

    宋应星沉下心思,舒缓了一下语气才道:“表面上看,推广了这些高产作物,农民和官府都能增收,国家的财政问题和社会稳定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但实际上绝没这么简单!”

    “你方才说了这些新式作物的优点,譬如耐旱、不择土地,不像咱们中国的稻、麦、粟等传统农作物,必须依靠良好的水利环境和肥沃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