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0章 一事未成(第2/4页)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咱辽西将门养着的吞金兽,如此宝贝怎能说丢就丢?

    建虏鞑子有啥大不了的,咱们和他谈笑风生一家亲。

    辽西将门喜闻乐见的事,你说丢弃,你算老几!?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想断咱辽人的财路,就是天王老子也不行!

    任何外人想染指咱辽地都不行,即所谓“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

    管他什么狗屁川军、浙军、白杆军、戚家军,谁来都一律坑死!

    是以吴襄刚听到崇祯的话,瞬间就变得极为激动。

    当然,他不可能说出什么“关外是咱关宁人的地盘”这种混账话!

    这种情况,当然是要以国家民族大义、祖宗之地之类的政治正确来坚决打死的啦!

    于是吴襄大义凛然如义士、烈女一般,毅然决然地疾呼道:“祖宗之地,尺寸不可弃!!!”

    崇祯又道:“此朕为国家大计,非谓卿父子弃地!”

    “贼势甚迫,料卿子方略足以制之乎?”

    吴襄自然是不愿意让儿子撤回来的,否则还怎么保证他们的利益,我儿子三桂一定得留在关外,关内这不还有我吴襄么,遂对曰:“臣揣贼据秦、晋,未必即来,即来,亦遣先驱尝我耳!”

    “若逆闯自来送死,臣子必生擒之以献!”

    看吴襄这牛皮吹的真是满天飞啊,崇祯大笑曰:“逆闯已百万,卿何言之易!”

    吴襄脸不红心不跳地表示:“贼声言百万,实不过数万耳!”

    接着又开始贬低关内诸军皆不堪战:“中原乌合,未遇边兵交手战,往时诸将皆无制之兵,见贼辄溃降。”

    “以五千人往,则益贼五千;以一万人往,则益贼一万;遂使贼势愈炽。”

    “今彼屡胜而骄,初未见大敌也。”

    “朱仙镇之左帅可谓大敌矣,败在我兵多降贼;郏县之秦督可谓大敌矣,败在我兵多秦人。”

    最后吴襄当然还不忘吹嘘一下他们辽西将门的关宁军,“若以臣子之兵当之,自成擒耳!”

    吴襄的意思很明白:我不是针对你们哪一个,我是说你们关内的军队都是垃圾!

    李自成之流就是乌合之众,要收拾很容易,过去那些将领没有直接统领的士兵,见反贼就溃败、投降,反倒使得贼军越来越壮大。

    闯贼之所以越来越猖獗,是因为还没有遇上像我们关宁军这样强大的对手。

    李自成真正的对手,左良玉勉强算一个,但他的军中很多人以前就是反贼,所以败了;孙传庭也勉强算一个,但他的军中士兵大多都是陕西人,和反贼李自成的兵一样,所以也败了。

    而我儿子吴三桂就不同了,他部下将士差不多都是他的私兵,掌控得非常牢固,李自成要是敢来,我儿子一定能亲手捉拿他!

    崇祯听闻此言,神色渐渐难看起来,问道:“卿父子之兵几何?”

    吴襄自觉一时说漏了嘴,急忙顿首曰:“臣罪万死,臣兵按册八万,其实三万人。”

    崇祯又问:“此三万人皆骁勇敢战乎?”

    吴襄回道:“若三万人皆战士,成功何待今日?臣兵不过三千人可用耳。”

    “此三千人非兵也,乃臣襄之子、臣子之兄弟。臣自受国恩以来,臣食粗粝而三千人皆细酒肥羊,臣衣布褐而三千人皆纨罗纻绮,故能得其死力。”

    崇祯明白了,吴襄这一通忽悠无非就是说要想他的兵能打,就要出得起价,于是崇祯也不再说其他,直接问道:“需饷几何?”

    吴襄心里暗笑,对曰:“百万。”

    惊得崇祯一个激灵,心里大骂:你他娘的怎不去抢钱呢!

    但吴三桂有兵,现在骂又骂不得,只得无奈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