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3章 追赃助饷(第2/3页)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回有了平阳的先例,而且顺军没怎么打仗,没造什么杀孽,军纪也还不错,各地士绅百姓这回放心了,纷纷投降。

    所以自腊月廿二日顺军拿下平阳起,山西各地就出现了到处迎降的形势。

    刚开始还好,没打仗,没杀人,大家都很高兴,但很快,那些士绅地主们就笑不出来了,因为顺军又开始干他们的老本行———追赃助饷,也就是拷掠乡绅大户。

    最先到平阳的是李自成手下头号大将刘宗敏,这位最是热衷追赃助饷,甫一入城,就开始搜捕平阳当地的乡绅大户,并鼓励百姓揭发检举,帮他捉拿“劣绅”的都有赏。

    于是,老百姓打土豪斗劣绅的活动开始了。

    譬如平阳有个叫申家严的大乡绅,得知顺军捉拿大户,赶紧藏好了钱财,逃到山中,但还是被自己的家奴捉到了,被献给刘宗敏换了赏钱。

    刘宗敏下令严刑拷打这位申老爷,果然榨出了不少油水,金银、财宝、粮食不计其数,最后将其处死。

    而李自成本人在得知平阳已经拿下后,也跟着进入山西,他现在春风得意,相当的不可一世,排场摆的极大。

    最前边是三千威武的骑兵开道,其后是打着各种旗帜的骑兵仪仗队,身边还有一班乐队在马上奏乐。

    跟随在李自成后面的是大顺国的文武官员,他们也各带奴仆、随从、护卫,然后又是两千骑兵。

    另外还有五百弓弩手,二百火器手,总共这五六千骑兵,就是李自成的护卫亲军,盔甲整齐,旗帜鲜明,马匹精壮。

    李自成此举就是为了炫耀自己兵强马壮,所以走得极慢,正月二十日才到距平阳府城一百五十里的闻喜县。

    早在离开长安前,李自成就已经料到会一路迎降,如今果然如此,所以尽管距离京师的路程尚远,但是人人都认为胜利已在眼前。

    如今看来大势已定,那些在长安以及路上新投降的文臣们,也都庆幸自己早识天命,变成了从龙之臣,都非常高兴,成日在李自成面前拍马屁。

    拍着拍着,李自成也越来越骄横,到了闻喜县后竟亲自下令搜捕巨室,也干起了追赃助饷的活儿。

    按照李自成的严令,大顺军及新任命的地方官开始大肆搜捕明朝的宗室和各府、州、县的乡宦、富民,以及他们的亲属。

    只要稍微有点家业家产的富户,一概捉拿,严刑拷打,强迫他们献出金银,粮食,充作军饷。

    还别说,这比种地收税效果好多了,大军的给养很快就解决了,谁说关中、河东穷困的,这些大户明明有的是银子和粮食啊!

    很快,不仅是有钱人倒霉,穷人也开始遭殃了,那些新委派的各府、州、县官吏,趁此机会向民间搜索骡马、钱财。

    李自成手下不是没有人意识到拷掠乡绅的危害,李岩就一直为此忧心忡忡,攻下长安之前,他就已经数次向李自成进言,要得天下,就必须要拉拢士绅乡宦,否则终究难成大器。

    可李自成不仅不听,而且越来越不喜李岩的进谏。

    如今山西各地望风而降,更加助长了李自成的骄横气焰。

    尽管李岩深知李自成不喜自己,但为了大局着想,在听闻李自成又下令追赃助饷后,他还是急切地跑到了李自成面前。

    “大王,臣下刚才听说你又命令部下追赃助饷了?”

    李自成不悦道:“不错!有何不妥?”

    李岩摇头道:“不妥,不妥,大大的不妥啊!”

    “山西这些年也是灾荒不断,生产破坏,城乡凋敝。”

    “我大顺若是不考虑采取长治久安的办法,使百姓能够过安定的日子,休养生息,而只是一味地拷掠乡绅富户,竭泽而渔,造成地方不宁,士绅离心,将是取祸之道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