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8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得士心者得天下(第1/3页)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致远是要去吴江成亲的,让他打道回府自然不可能,是以他摇头坚定道:“这江南我是一定要去的!”

    周八斤道:“唉,公子你怎么就不听劝呢,这金华真的是去不得。”

    “虽然都说白头军对地方秋毫无犯,可也没哪个真敢以身犯险在这时候往金华跑的,这乱兵一起,谁还管得了百姓死活,就是白头军不杀百姓,这官兵可也不是好惹的!”

    “俺在衢州都还担心着呢,要是金华真被打下了,俺就赶紧往江西逃命。”

    “这世道咋就这么乱呢,好不容易从北方逃到浙江,没想到浙江也乱了......”

    李致远自然知道乱兵如土匪,战争一起,就是再仁义的人领兵,也不见得就能做到秋毫无犯,况且官军别的本事没有,祸害起百姓来那可是拿手好戏,估计对百姓来说,官军要比白头军可怕百倍。

    不过他是要去苏州,又不是非要去金华,大不了多花些时间绕道就是。

    李致远呵呵笑道:“八斤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金华打仗不要紧,我们不走金华就是了,还可以北上绕道严州嘛,这严州总没有打仗吧。”

    李致远原本的路线是:衢州、金华、义乌、诸暨、杭州,现在既然金华在打仗,那就只得绕道严州府,改成:衢州、建德、桐庐、富阳、杭州。

    实际上后者的直线距离比前者还要近些,但是金华绍兴这边较为平坦,方便骑马。

    而严州府多山,山道崎岖不平,只有新安江、富春江两岸有些许平地,骑马很不方便,再加上新安江蜿蜒绵长,若是骑马可能还得渡几次河,看来只能弃马坐船了。

    李致远很是郁闷,走浙江这边本是为了省时间,哪知道出了这么档子事,耽搁时间不说,连这几十匹马儿也不得不丢下。

    另外李致远估计这个许都很快就得败亡,原因就在于他没能给李致远留下任何印象,那就证明他连浙江省都没打出过,估计就是败在金华的。

    其实李致远很想救他一救,仅就目前周八斤所说,此人虽出生富贵的士绅之家,却乐善好施,且极为痛恨贪官污吏及为富不仁的土豪劣绅。

    在李致远看来,许都的思想和行为都表明他超越了自己的阶级属性。

    他本应该属于士绅地主阶级的一员,去压迫和剥削农民,可他却干了无产阶级贫农干的事,造了士绅地主们的反。

    这就相当于民国年间出生于大地主家庭的青年知识分子去闹革命,其实他们革的就是和自己同属地主阶级的大地主的命。

    这种人是最值得敬佩的,因为他们为了理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能克服自己的私欲,舍弃家族的私利,去做利于天下百姓的事。

    而许都这些义士原本并非想造反,实在是被地方上的贪官、昏官给逼反的,只可惜他们没死在和保家卫国的战场上,却死在了朝廷的屠刀之下,李致远若能招纳这些义士,将来必有大用。

    只可惜李致远现在随身只有几十人,又不能露出官身,实在不敢去前面战乱之地,毕竟他自己的命更为重要,还要用来干大事的。

    再说他现在的首要大事是赶去苏州吴江成亲,其次是之后去浙江宁波办一件极为重要之事。

    而许都本不在他的计划之内,能救当然是锦上添花,不能救也不过稍稍感叹一下。

    而且最佳的营救时机恰恰是在许都事败之际,此时兵戈将息,战乱渐止,李致远再趁机出手会比较安全稳妥。

    正好李致远要在成亲之后去一趟浙江宁波,大约在正月下旬,若许都此时未死,李致远或可悄悄出面顺带将其救下。

    只可惜李致远实在不清楚许都之乱的具体细节,根本无法提前准备对策。

    所以若其迅速兵败身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