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0章 继往开来(第二卷终章)(第2/3页)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见到这么多百姓跪迎他回来,李致远真的很不习惯,忙翻身下马,“诸位乡亲父老快快请起!”

    老百姓见官要下跪,这真不是啥好风俗。

    自蒙元开始,跪拜礼越来越被强调,朱元璋加以强化,自满清奴才文化大行其道之后达到巅峰。

    与之相对应的是华夏的脊梁越来越弯曲,血性和风骨消失殆尽,奴性则越来越重,华夏之民变得懦弱、麻木不仁。

    李致远暗暗发誓,若有朝一日,我能主宰天下,必将这股歪风邪气彻底扭转过来!

    “本官何德何能,让众位乡亲父老在此跪迎,这大礼实在是当不起啊!”李致远赶紧扶起了最前面的一位老者。

    “当得起,当得起!”这老者颤颤巍巍地起身,“多亏了老父母来婺源,平了婺源的土匪毛贼,灭了祸害乡里的劣绅,还给我们分了田地,这实在是天大的恩情啊!”

    李致远感觉有些羞愧,他做这些事的出发点其实还真不是特地要造福婺源百姓的,只能算是他算计的连带效果。

    而且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叫他老父母还真是让李致远脸红。

    “很惭愧,本官在婺源为官时间不过短短两个月,也只是为婺源百姓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实在当不起诸位跪迎。”

    “这大过年的,大家就该喜庆祥和些,别在这跪拜本官了,快起来吧!”

    众人这才站起身,又自动分开,为李致远让出路来,随他进城。

    “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本官已经不再是婺源知县,此次回婺源是来过年的,年后就要去湖广了。”

    李致远边走边对跟随他的婺源百姓发表他的肺腑之言。

    “不过婺源是本官第一次做官的地方,现在本官军中还有众多的婺源子弟,他们是本官能走到今日的最大助力。”

    “本官绝不会忘记婺源和婺源百姓,婺源就是本官的第二家乡!”

    其实李致远还真没说假话,他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初到大明,对任何地方都没有归属感,虽说他前世是湖北人士,但这个时代的湖广又和他的家乡有多大关系呢?

    都说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而这个移民大潮虽始于明初湖广人口被朱元璋大量屠杀之后的洪武年间,但直到晚清还在继续,李致远还真不知道他的祖先在这时候窝在哪个角落。

    他就像一株无根的浮萍,随风飘荡,似乎至今都还未在这个世界扎下根来,总觉得有些虚幻不真实,或许这真的只是黄粱一梦。

    而李致远来大明四个多月,就只有在婺源当知县的两个月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其他时间一直是在各地颠沛流离,自然对婺源最有感情了。

    送至婺源县衙,李致远告别婺源父老,进了后衙。

    先前已有随从提前赶至县衙通知衙门里的卞敏儿等人,这时佳人已经俏生生地站在堂前翘首顾盼,焦急地等待她那阔别已久的郎君。

    “敏儿,好久不见!”李致远将马鞭一扔,就冲了过去,将小美人儿抱起来转了好几圈。

    “呀!”卞敏儿被他的举动吓得惊声尖叫,明朝的女子可不习惯在外面要抱抱举高高。

    “这成什么样子,快放我下来啦!”

    “哈哈,太想你了,一时激动。”李致远将她放了下来,没再继续做什么惊人的动作,“这是后衙,又没外人,怕什么!”

    双脚着地后的卞敏儿紧紧地抱住了李致远,又踮起脚尖,脸颊绯红地凑近李致远耳边,小声却坚定道:“夫君,我也想你!”

    这大概已经是这个时代女子对情郎表达爱意最大胆的举动了吧,这还是因为受了李致远不少影响。

    可李致远就没那么循规蹈矩了,就着踮脚凑过来的卞敏儿,在她的小脸上亲了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