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4章 法力无边,无不应验(第2/4页)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哈哈,这哪是雕虫小技,你这是阳谋妙算啊。”

    “你充分认识到了张献忠的流寇习性,绝不会过于纠缠一城一地之得失,袁州失了就失了,大不了不进江西。”

    “但岳州是长沙的门户,袁州已失就重点争夺岳州,自然会调去重兵,张献忠增兵,那左良玉也只有被迫增兵。”

    “左良玉就是知道你的算计也不得不增兵,不然他不拿下岳州,他在武昌难安啊。”

    吕大器继续道:“目前他们双方在岳州、临湘一带大军云集,谁胜谁负,估计这两天就会有消息传来。”

    “你放心,本官只要一接到前线传来的军情,就会立即告知于你。”

    李致远谢道:“下官多谢督宪。”

    “本官既然说要助你经略湖南,就一定言出必行,”话头一转,吕大器又笑问:“那你说说,此次岳州大战,该是谁胜谁负?”

    李致远暗自思索,按原来的历史,自然是左良玉胜,收复了岳州,之后张献忠就开始考虑放弃湖广转而入川。

    可现在自己改变了历史,提前收复了袁州,使得张献忠尽全力扑向岳州,而左良玉同样也会增兵,谁胜谁负还真不好说。

    想了一会儿,李致远才开口道:“张贼和左帅已经打了十来年,双方互有胜负,各自也都清楚对方的底细,按理说谁胜谁负都是有可能的。”

    “不过依下官估计,还是左帅胜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吕大器问道:“哦,这是为何?”

    李致远答道:“这主要是因为二者的心态不一样。”

    “张献忠是流寇本性,打不赢就跑,就算岳州失了也并不是很要紧。”

    “他又刚丢了袁州,八成已经绝了先下江西再席卷东南半壁的心思。”

    “而湖南又无险可守,不是久留之地,下官估计他可能要弃湖广而入川了。”

    “再加上张贼已在湖广肆虐两个多月,锐气已衰,只怕很难抵挡修整良久又挟大兵压境之势的左兵。”

    “再看左帅,圣上已经多次严令其移镇武昌,若是不拿下岳州,赶走张贼,他在武昌哪能心安。”

    “两者心态一对比,很明显就能看出左帅更渴望打胜,也更可能打胜。”

    “不过鉴于双方交手多年,估计不管谁胜谁负,伤亡都不会太大。”

    吕大器听完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本官也认为左良玉胜的可能性更大。”

    “不过若是左良玉胜,那张献忠弃湖广可能也就不远了。”

    “你可得早做准备啊,否则左良玉挟大胜之威,几乎能毫不费力地收复湖南诸府州。”

    李致远自然明白这点,要趁这段空闲时间加紧扩充兵马。

    吕大器又叹道:“但愿能尽快收到京师传来的好消息!”

    崇祯十六年十一月廿四日,下了一日一夜大雪的京师终于雪停天晴。

    瑞雪兆丰年,崇祯皇帝和百官都认为这是个好兆头,张天师的护国罗天大醮也如期举行。

    两日后,崇祯皇帝在乾清宫单独召见张天师,询问国家运势如何。

    张天师心里十分无奈,天下是什么样子,未来走向如何,皇帝陛下和满朝文武百官你们自己还不清楚么。

    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啊,问我一个装神弄鬼、靠祖辈余荫混日子的道士有什么用呢?

    可不说好听的还不行,自己就是一副安慰剂,皇帝和百官都需要这副药来安心提神。

    张天师只好故作欣喜的回复皇帝:“陛下安心,据贫道推算,只要度过眼前难关,待到明年,流贼、建奴定能悉数平定。”

    “前几日的瑞雪就是好兆头,贫道估计还会有更多的好兆头传来,陛下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