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章 兵至吉安(第1/3页)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十月初张献忠东侵江西以来,官军和贼军在袁州、临江、吉安等府县轮番混战,反复拉锯,许多城池几易其手。

    贼来贼杀,官来官杀,老百姓为求活命,纷纷逃至山谷,城池为之一空。

    然而左良玉的兵杀良冒功是出了名的,凡是不在城内的百姓,皆当其从贼叛国。

    于是左兵搜山寻谷,发现人迹即不分青红皂白地奸淫杀戮,一时间,乡野山间都成了惨不忍睹的人间地狱。

    一些村豪大族纷纷将族人集结起来,屯结在山谷入口处抵抗左兵,其激烈程度远甚于抵抗张献忠的贼军。

    但一时之间他们又怎么能和左良玉的正规军相抗衡?真是逃亦死,不逃亦死。

    直到江西巡抚郭都贤檄撤左兵回九江,招土著守三府,江西百姓才稍稍好过些。

    然而朝廷不断催促吕大器、左良玉与张献忠作战,命令他们尽快剿贼收复江西、湖广,这意味着左兵很可能要去而复返,一时间,民间百姓大为恐慌。

    袁州、临江、吉安三府肯定是不能待了,老百姓开始大量逃往东边的抚州、建昌。

    恰逢李致远率一万余大军镇守抚州的消息在民间广为流传,传说抚州新来的知府治军极严,万余军队入城后,除了必要的巡逻、守城任务,平时和城中百姓几乎没有任何接触。

    各地百姓闻之大喜,纷纷涌向抚州城来避难。

    其实老百姓也实在是走投无路,南昌不敢去,听说左良玉的兵又要来了。

    只有往东逃,抚州再往东就是广信府、南直隶的徽州府了,路远山路难行不说,还不知道那边接不接受流民。

    现在有个名声还不错的抚州知府准予百姓入城避难,也就全部涌过来了。

    如今,不仅抚州本地的人回来了,连周边府县的人都一同过来了,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人口,还不算小的抚州城已经是人满为患。

    人多了,这募兵也就容易得多,短短几日,已经募得一万三千兵,再加上之前的三千老兵,李致远手上已经有了一万六千兵。

    虽然绝大多数都是新兵,说是乌合之众也不为过,但人数至少是凑够了,李致远再也不用担心牛皮吹破了露出马脚。

    况且新来的兵自己都不清楚军队的底细,现在还没人知道新兵竟是老兵的四倍有余。

    短时间内,绝不能让外人看出这支军队实际上是外强中干,内里虚的很。

    一方面,李致远正在抓紧时间练兵,日日操练不息,并以部分老兵为骨干,调入新军营。

    以老兵带新兵,将原部队的军纪军规快速扩散到全军,使新兵尽快习惯李致远的治军风格。

    充分发挥老兵的带头作用,这倒是比李致远最初新练一支军队时要容易的多。

    磨合几天,能听懂、服从军令即可,就算是初步形成了战斗力。

    另一方面,李致远也没功夫再去慢慢练兵。

    现在时间紧迫,是捞取功劳的大好时机,迟一步,可能就轮不到李致远去拿这份功劳,也就没法实现收取湖南的战略目标了。

    所以,李致远并不打算守在抚州城练兵等张献忠来攻,到那时,黄花菜都凉了,湖南肯定是没自己的份。

    他打算带着这支新、老兵混合而成的大军去参加即将到来的大混战,以战场为校场,既作战又练兵。

    这就完全是拼人头了,初期伤亡估计会很惨重,没办法,这年头的世界就是这么残酷,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万军出战,活着回来的就是精兵。

    无论是官军还是贼军,都是这么干的,所谓的“精兵”也都是这么来的,哪有时间让你慢慢去练兵。

    论底层的士兵素质,老大别说老二,大家都一样,张献忠那边也不见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