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章 诛汪贼,保家园(第1/3页)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日头西斜,黄昏已近,秋风瑟瑟,残阳如血,今天的婺源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婺源第一大家族汪家要大祸临头了。

    县衙外的大街上还在吵吵嚷嚷,衙门里的书吏c衙差齐上阵,正在对之前围观起哄的一众百姓逐一进行审查甄别。

    对于老百姓来说,最怕的就是这些平日里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胥吏公差,仗势欺人c讹人钱财都算轻的,这些人狠起来,颠倒黑白c绝了你一家活路那都是轻而易举。

    今天有知县亲自在场监督,所以他们还并未故意刁难,但余威仍在,老百姓依旧是战战兢兢,隐瞒包庇之心是半点也不敢有的。

    所以审查甄别就变成了先诉苦求饶赌咒发誓以撇清自己的干系,然后就是互相揭发检举,若不是有几百凶神恶煞的持刀大头兵在场盯着,他们非打起来不可。

    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就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多的线索都指向了同一个目标——汪家。

    譬如有人想起了去买米的那些人中有一个就是汪家的庄丁,他刚好认得那人;又有人说这婺源县的米市都是汪家垄断经营的,这明显是早就串通好的;还有人说他亲眼见到喊“衙差杀人”的正是汪府恶奴汪小四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述说自己的所见所知,有些是捕风捉影,有些是确凿无疑,但无一例外地把目标对准了汪家。

    于是有人开始大骂汪家丧尽天良,不顾同乡情谊,竟然和土匪勾结夺城,还连累他们也上了当。

    更有人记起往事,算起旧账来,斩钉截铁地断定汪家以往就是打着保护百姓抵御土匪的幌子,实则是和土匪串通一气,蒙骗全县百姓,聚敛钱财。

    李致远在一旁看的有些好笑,民情民意有时候还挺好操控的,集体的力量也的确是强大,会自动淹没忽视掉分歧和纰漏,一旦成势,就不再容许有不同意见,甚至会达到一种群体狂热。

    他现在还在等两把“干柴”,只要点着了,铲除汪家的这场大火就会烧的更旺。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李致远所等的两把“干柴”竟一齐到了。

    风尘仆仆地张文一路小跑到李致远跟前,躬身拜道:“启禀县尊,属下之前奉了您的命令去追杀那三名跑掉的贼子,但属下琢磨着要是能找到他们的贼窝和幕后主使岂不更好?”

    “所以属下就擅做主张,并未将其当场捉拿斩杀,而是带着弟兄们一路尾随那三人,可谁知”

    李致远点头道:“你此举做的很好,可是发现了什么?”

    张文继续道:“可谁知那三人一路直奔城西北汪家大宅而去,最后竟然还进了汪府。”

    “可汪家毕竟是婺源第一大家族,是远近闻名的乡绅富商,属下也不敢无端得罪了他汪家,免得闹得婺源官绅不合。”

    “所以属下只好让弟兄们在汪府外盯着,自己赶回来向您报信,请您做决断。”

    李致远和张文这一问一答本就是当着旁边一众百姓演的一出戏,自然是声音洪亮,口齿清晰,让众人听了个明明白白。

    于是众人大哗,再无怀疑,顿时群情激昂,义愤填膺之情溢于言表,大骂汪家丧尽天良,卑鄙无耻。

    李致远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再看跟着张文身后而来的田四喜,他却并未说什么,只是笑着对李致远点了点头。

    至此,全县官吏士绅百姓达成共识,汪家勾结土匪c妄图夺取婺源的罪名算是板上钉钉了,“倒汪行动”大势已成,汪家再无活路。

    此时,李致远自然要来一番慷慨激昂的动员演说,他先抬手示意吵嚷着的百姓安静下来,高声道:“众位父老乡亲先静一静!”

    “本官到任婺源不过日,但即使只来一天,也是婺源的父母官,既为一县之父母官,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