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章 大米引发的血案(第2/3页)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但据我爷爷所说,嘉靖朝以后,朝廷对匠户的管理不再那么严格,以前的‘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

    “这样,轮班匠实际上名存实亡了,身隶匠籍者可自由从事工商业,人身束缚大为削弱,很多为军队打造火器的匠户也流亡到各地。”

    “婺源没找到什么军匠,主要是此地太小太偏远了,所以我想要是能到徽州甚至是南京去打听,应该可以找到很多以前的军匠。”

    李致远疑惑道:“可人家愿意到我们婺源这么个小地方来么?”

    毕安民自信满满地答道:“李大哥请放心,只要你出得起钱,也不用多,就按物料的市场价格加上一定的人工费,让他们能养家糊口,再把匠户匠籍当人看,那就多得是工匠愿意来!”

    “以前那些为朝廷造军器的匠户,各种物料c资金被各级官吏层层克扣不说,匠户更沦为各级官吏的私人奴仆,比起军械制造,为官吏服务的压力更大。”

    “在多重盘剥之下,缺工少料c资金匮乏,缺乏管理和干劲的匠户们制造出来的火器基本上都是粗制滥造。”

    “爷爷曾经痛心地说过,我大明并不是造不出优良的火器,而是由于愚蠢落后的制度,导致工匠不愿将上等的火器交给朝廷。”

    “由此出现了一等品外销c二等品内部交流c三等品上交朝廷的窘境。”

    “工匠们上交火器只相当于抵消赋税的一种方式,朝廷并没有按市场价予以购置,这导致工匠们总是将最差的残次品交给朝廷。”

    “朝廷既想得到优良的火器,又想不付钱,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再加上大小官员的层层盘剥,最后落到官兵手里的火器质量能不堪忧吗?”

    李致远心里叹道,怪不得大明要亡,南明面对满清铁骑更是如土鸡瓦狗,大明这边是低劣的火器,满清那边是厚重的铠甲,火器在野战中不起作用也就不奇怪了。

    试想质量良好的火绳枪可以一击穿透板甲,如果大明的鸟铳质量合格,怎么会打不透满清的布面甲?

    在好的武器落到这腐朽烂透了的朝廷手里,也起不了作用!

    毕安民抱拳道:“所以恳请李大哥让我回徽州一趟,招募一些经验老到的工匠前来,磨刀不误砍柴工,这远比我随便在大街上找几个铁匠要好的多。”

    李致远很是有些歉疚,“这事是我考虑不周,在南京就应该着手招募工匠的,如今却劳你来回奔波,你身子骨又弱,又不会骑马”

    毕安民道:“李大哥是做大事的人,哪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再说我跟着周大哥在军营里也锻炼了好几天,身体比以前好多了,趁年青就该到处跑,这点奔波,真不碍事的!”

    李致远还是不放心,“这样吧,路上不太平,我让张武带几个兄弟陪你走一趟,他带的兵少,我先代他训练。”

    “我再给你一百两银子作为初期经费,你告诉那些工匠,只要肯来的,我一律待遇优厚,只要本事大,再多的钱我都给!”

    毕安民拍拍胸脯,胸有成竹道:“保证完成任务!”

    李致远又找了张武,交代了他一定要保护好毕安民,然后就准备返回校场继续训练。

    不料本该在县衙的田四喜却火急火燎地跑来了,还是一副鼻青脸肿的模样。

    李致远心里咯噔一下,暗道肯定是出大事了,他还没来得及问,田四喜就大叫道:“县尊,县尊老爷,大事不好了!出人命啦!”

    李致远忙上前捂住了田四喜的嘴,免得引起营中骚动,幸好士卒已经集合在校场训练了,没人在营门处。

    李致远一把将他拉入自己的营帐中,这才放开他道:“小声点,到底出了何事?你且慢慢说与我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