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章 建军设想(第1/3页)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致远略一思索,大概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有些可怜这个黄志义了,在自己这个知县没来之前,他就是整个县衙唯一的外人!

    黄志义还在婺源做了几年的县主簿,这该有多憋屈啊,之前汪承宣肯定是大权独揽,也不知他这个主簿是怎么混过来的。

    汪志义见李致远没什么反应,顿时急了,补充道:“汪县丞之前代行知县职权时,和他的族叔相互勾结,多有不法之事。”

    “然县衙诸人皆唯他马首是瞻,一起盘剥欺压良民,婺源百姓苦于这群贪官劣绅久矣!”

    李致远笑了笑,问道:“那他们都做了些什么不法之事?黄主簿可有证据?”

    “这个嘛,下官听说他们汪家依靠汪县丞的关系,垄断了全县的茶叶c大米买卖,对了,他们还囤积居奇,卖高价米!”

    “下官还听说他们家趁这几年年景不好,先把米借给老百姓,第二年老百姓还不起就只得把田产抵押给汪家,所以他们家的田地越来越多,原本有田地的百姓都成了他家的佃户。”

    “对了对了,汪县丞肯定还私自改了官田和民田的帐目,不然为啥他汪家的田地一年比一年多,所交粮税却不见涨?”

    李致远哭笑不得,这个黄主簿指控的这些罪状说不定很多都是事实,可是却都是道听途说,并无实证。

    想来他一个被排挤的边缘人物,也确实是很难接触到什么重要信息。

    这些事情在明末十分常见,土地都大量集中到官僚乡绅地主手中,这些人还不交税,而明末战乱不断,边关c内地的军队都需要大量钱粮,交税的重担全压倒了穷苦百姓身上。

    见李致远还是没啥大反应,黄志义彻底没招了,急得吹胡子瞪眼的。

    突然他灵机一动,脱口而出道:“下官还听说他们汪家和山里边的土匪有勾结,合伙骗老百姓的钱!说不定县尊这次遇刺也和他们有关!”

    李致远顿时脸色一变,阴沉着脸道:“黄主簿注意分寸,切不可相信捕风捉影之事,此前本官已经说了,此事和婺源乡绅百姓无关。”

    黄志义有些讪讪地道:“下官失言,失言了”

    “不过这真不是下官污蔑于他汪家,这在婺源当地多有流传,都说汪家和土匪一伙的。下官认为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毕竟无风不起浪啊!”

    李致远皱着眉头,暗道,难不成真是这个汪承宣?

    黄志义见李致远皱眉沉思,心头暗喜,上前深深一揖,试探道:“县尊有何不解尽可询问下官,下官一切皆唯县尊马首是瞻!”

    李致远眉头一挑,这是向自己示好投诚的意思?

    李致远略一思索,虽然这个黄志义简直就是个大明朝的八卦狗仔,说话没几句靠谱的,脑子也不太灵光,但有个能牵制汪承宣的人,将县署这缸水搅得更浑一点,对李致远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他不指望黄志义能帮自己多少,至少聊胜于无嘛。说不定还能给汪承宣拖拖后腿,县丞和主簿不和,李致远这个知县也是乐见其成的。

    李致远点头道,:“本官初来乍到,衙门内诸事不知,以后可就要多仰仗黄主簿咯。”

    黄志义喜道:“岂敢岂敢,能为县尊效犬马之劳是下官的荣幸!”

    他期盼地看着李致远道:“县尊目前可有什么要吩咐的?需要下官怎么做?”

    李致远也不好打击他的积极性,想了想道:“既然你说汪县城横行不法,那就去找找证据,若是真有此事,本官一定会秉公处理!”

    “呃,衙门里也给本官盯着点,那些小吏c差役有什么特别的动向,也好让本官知道一二。”

    李致远知道,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三班六房”(三班即指皂c壮c快三班,都是衙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