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章 夷虏所最畏于中国者——火器也(第2/4页)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管去忙吧,不用管奴家的,待在驿站正好休息,再说有倩倩姐和兰兰陪着奴家,也不会无趣,我们在刺绣呢,又不是傻坐着。”

    “嗯,你们聊吧,我已经吩咐驿丞了,晚上会准时送晚餐过来的,你们自己吃,我可能要比较晚才能回来。”

    准备妥当后,李致远就带了张文张武两兄弟往上路街毕家宅院而去。

    上路街在东门外,从东门出城再往北走个四五里地就到了毕家的宅院,依河而建,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坐北朝南,雅致灵修,马头墙c小青瓦极有特色,门楼c牌坊也比较多。

    到了毕家大门处,张文上前敲门,没等多久,就有人来开门了,是位年约六十的老者,佝偻着背,见是几个陌生人,用浓重口音的徽州话问道:“你们找谁?”

    张文道:“这是毕老爷府上吧?”

    老者疑惑着点了点头。

    张文继续道:“我家公子是新任的婺源知县,专程来拜访毕老爷的。”

    “找哪位毕老爷?”徽州本地人大多聚族而居,不说清楚人家还真的不知道你是找谁的。

    李致远上前道:“老人家,麻烦您通报一声,就说新任婺源知县李致远前来拜访孟侯公(毕懋康,字孟侯)。”

    老者点了点头道:“公子请稍候,老朽这就去向我家老爷通报。”

    等了一会儿,门又开了,还是刚才那位老者。

    “公子快请进,老爷吩咐我请你进里面说话。”

    三人跟着这个老者,穿过了两进院落,路过了一个天井,这才进了一个比较大的庭院,三弯两拐后,被带到了一个客厅。

    “公子先请坐,我家老爷马上就出来,”说着又吩咐丫鬟为李致远上茶,等了半盏茶的功夫,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扶着一位老者从侧门走了进来,想必这个老者就是毕懋康了。

    毕懋康须发皆白,走路行动有些不便,但慈眉善目的,精神看起来也还算硬朗。少年则尚未及冠,眉目清秀,穿一身交领道袍,看起来很是机灵,搀扶着老人坐在了客厅八仙桌左边的太师椅上。

    待毕懋康坐定之后,李致远这才拱手道:“晚生婺源知县李致远拜见毕公,冒昧打扰,还望毕公见谅。”

    毕懋康对这个年纪轻轻的李知县来拜见自己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子还是感到很好奇的,疑惑道:“老夫如今早已不问世事多年,只求在家颐养天年,不知李知县专程来见老夫所为何事?”

    要打动对方,让对方相助自己,李致远心里早有计较,首先就得言及他最关心c最在乎的利害得失,对于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来说,最关心最在乎的当然就是自己的子孙后代了,当然,像毕懋康这样有良知的士大夫,也还关心朝廷c关心民族大义。

    “敢问毕公,你旁边的这位英俊少年是您的什么人?”

    毕懋康更为疑惑了,但还是答道:“这是老夫的幼孙,名安民,今年十七,尚未及冠,一直照顾着老夫的饮食起居,如今老夫眼神不太好,平时全靠安民念书来听。”

    “安民,快见过李知县。”

    毕安民也很好奇这个说话奇奇怪怪的李知县,好半天了还没弄明白他的来意,抱拳行礼道:“小生毕安民见过李知县。”

    李致远道:“令孙如今生得是面如冠玉c目如朗星c鼻若悬胆,又着我汉家衣冠发饰,更兼有我汉家的礼仪气度,着实是个相貌堂堂的少年才俊,可愿意他将来披发左衽c剃发易服,留一条金钱鼠尾辫,穿一身鞑子马褂?”

    毕懋康和毕安民顿时被李致远这一番话惊得是瞠目结舌,连李致远身后的张家兄弟也被惊到了。

    这年头都知道建奴骑兵的厉害,大明朝在辽东也的确是节节败退,关外国土c城池几乎全被建奴所占,但从未有人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