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章 赶赴金陵(第1/5页)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下午,一行五人回到叶家宅院,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晚餐,为李致远践行,觥筹交错,推杯换盏,言语欢畅,其乐融融,众人皆祝李致远此行一路顺风,去往金陵之后也能如愿以偿求得官职,安顿好之后尽快赶回成婚。

    酒足饭饱之后,叶绍袁叫李致远到了他的书房。

    他取过一封书信递给了李致远,说道:“贤婿,老夫曾经在南京做过武学教授,如今也有几位昔日同僚在南京为官,但是多为虚职。”

    “在南京握有实权的是南京参赞机务兵部尚书史可法c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和南京守备勋臣徐弘基,另外南京户部尚书高弘图负责征收南直隶以及浙江c江西c湖广诸省的税粮,同时还负责漕运c全国盐引勘合,也不可小觑。”

    “至于南京吏部尚书张慎言,负责南直隶地区的京察考功等事务,他为官刚正廉洁,睿智有胆识,且他反对道学,主张本末兼治c“恤商”,和你的思想颇有些相似。”

    “崇祯元年老夫在京师任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时,与他还有略有交情,你先去拜访他,南京吏部大挑,文选清吏司会以举人的形貌作为拣选的依据,老夫看你也算得上是仪表堂堂,若是又有人推荐,想来能补上一个还不错的职位。”

    李致远接过信,拜了一拜,感激地说道:“多谢岳父大人,晚生此去定能有所收获。”

    叶绍袁点点头道:“你此去南京万万要小心行事,有结果后最好能来封书信,以免千缨担心,老夫已经吩咐了世侗为你准备舟船送你到运河,待会就不亲自送你了,望你此行一路顺风。”

    李致远再次拜谢之后就退了出去,告别了叶家众人,和叶世侗登上了一艘小船,一个多小时后即到了平望镇运河码头,李致远换乘一艘前往南京的大船,两人于码头再次抱拳告别。

    大船在落日的余晖下缓缓开动,李致远找船上的人打听了一下,吴江县甚至苏州府已经知晓了三天前的运河劫案,据说此案闹得很大,有十多条船被劫,现场没有一个活口,船只均被焚毁,到目前都还未查出凶手。

    民间传言是崇祯十五年十月张献忠的农民军在庐江被官军刘良佐部击败后,张献忠主力西撤,部分人马则沦落为匪到处流窜作案,官府只是加强了运河沿岸的戒备,保障漕运。

    以明末官府的腐化无能程度,八成是要不了了之,但李致远并不记得明末发生过此事,要么就是史书忽略了,这倒是没什么,反正明末很混乱,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史书不可能事无巨细都记载。

    要么就是自己穿越引起的蝴蝶效应,这可就麻烦了,知晓历史的走向可是李致远在这个乱世最大的依仗了,可他现在也没什么办法,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先混个官来做做,捞钱占地盘收集重要人才就是他的第一步。

    至少现在的运河航道算是安全了,李致远暂时什么都不去思考了,安安心心的睡觉,一夜易过,第二日黎明时分,李致远醒来时,船已经从运河转入长江,过了镇江之后,转瞬即到了南京,在燕子矶码头下了船,李致远找了辆马车送他入南京城。

    赶车的车夫是个三十来岁的壮汉,看起来孔武有力,又颇为老实,李致远向他打听道:“大哥,我是从外地刚来的,要去南京吏部办事,打算先找个客栈住下,请问住在哪比较合适啊?”

    这几天李致远所接触的人说话都带着点吴侬软语的腔调,说得快了李致远还有点儿不太懂,这位车夫却是一口南京官话,他颇为恭谨地达到:“原来公子是来当官的,南京六部都在皇城外的东南边上,靠近正阳门c洪武门,您要是想就近的话,那就住在长安街上,离五军都督府和六部衙门都很近,不过那儿的客栈可不便宜,长安街上住的可都是些达官贵人,另外皇城西边的大通街也不远。”

    李致远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