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0 章(第1/4页)  中国古代兵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和募兵。凡招募士兵,“先度人材,次阅走跃,试瞻视,然后〔zhan展〕面,赐以缗〔min民〕钱(指成串的钱,一千文为一缗)、衣履而隶诸籍”(《宋史兵志》)。面就是在应募者脸上刺字,用墨涂染,使之永不退色。所以招募士兵又称“招刺”。招刺的办法始于朱温为藩镇时,是为了防止士卒逃亡而制定的。士兵一旦受刺,则终身受辱。这充分反映了五代时期封建军阀的残暴与野蛮。

    第五章 两宋兵制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公元927976年)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才陈桥镇,在开封北面)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定都汴梁(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钦宗赵桓(公元11001156年)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次年,宋高宗赵构(公元11071187年)称帝,后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南宋时期经济文化发达,但军事力量不强,在和少数民族政权进行的战争中总是失败多,胜利少,最后分别在金、元的进攻下灭亡。究其原因,和两宋兵制不无关系。

    第一节 北宋兵制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后,针对长期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采取了一系列集权于中央的措施,逐步建立起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使皇帝牢牢掌握住最高军政大权。

    (1)军事领导体制

    北宋军队的领导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宋太祖深知唐末五代以来,王朝更迭频繁的根本原因是悍将权臣手握重兵。认识到:“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宋范浚《范香溪先生文集》卷八《五代论》)因此在取得政权后,立即执行了“废藩镇,释兵权,罢功臣,典禁兵”的政策,在中央以“杯酒释兵权”①,迫使禁军将领jiāo出兵权,在地方则以文臣知州军事,解除节度使的权力。

    为了从制度上保证皇帝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北宋实行以枢密院掌管军政军令,三衙分统马步军的军事领导体制。

    枢密院是北宋执掌军政的最高机关,与中书省并称东、西二府。长官是枢密使,与中书省的同平章事合称“宰执”,共同负责军国要政。枢密院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战略决策,调遣军队,但不直接掌握军队。

    枢密院的组织,枢密使之下设副使、签书院事、同签书院事,又设都承旨、副都承旨,负责内部事务。其下又有检详官、计议官、编修官。枢密院下设北面房、河西房、支差房、在京房、教阅房、广西房、兵籍房、民兵房、吏房、知杂房、支马房、小吏房等12个部门。各房设都承旨等官,分理枢密院的各种事务。

    枢密院的长官一般由文人担任。

    三衙是北宋分掌皇帝三支亲军(禁军)的最高指挥机构,其全名是殿前都指挥使司(简称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和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简称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三衙各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和都虞侯。三衙的长官简称殿帅、马帅和步帅,合称三帅。三衙负责全国军队的统制训练、番卫戍守、迁补赏罚。三衙互不统属,最高指挥权属皇帝。

    北宋派禁军出师时,不用三衙将帅统兵,而由皇帝临时任命其他官员为率臣(帅臣)领兵出征。事定之后,兵归三衙,统兵将帅各还本职。

    北宋就是这样把调兵权、统兵权、握兵权一分为三,正如《宋史职官志》所记载的:

    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

    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制。此所以百三十年无兵变也。

    这种制度对于消弥绵延20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