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悔改(第1/4页)  救世与救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时纳粹政府搞了“要大炮不要黄油”的政策,发展军事,影响了人民的生活,但满足了德国的就业。其实纳粹党也绝不是什么好事都不干的。现代有些媒体喜欢给他人贴纳粹党的标签,一件明明是有争议的事情,只要他们说纳粹党也如何如何,那就成负面的了。希特勒也还吃饭拉屎呢。

    当时社会也有这种强烈的对立倾向。某些自由派的媒体整天用法西斯这个西班牙内战发明的词汇来抨击德国,其实也从另外一个角度上,将纳粹德国逼上了一个孤立的政治环境。而靠歪曲地运动进化论而导出的生存和奋斗哲学,对各种法则不屑一顾的纳粹党,在希特勒这个既是平民出身,骄傲与自卑混集,又自己觉得有无上使命的狂徒的带领下,走向了挑起世界战争,并最终自我毁灭的绝境。

    幸好1939年二战爆发前的德国还没有与日本结盟建立轴心国联盟,也一直在与中国合作,一定程度地支持中国。在这个德国被他人极度怀疑的时候(他们的怀疑其实有事实依据,只是当时没有被揭露出来),这些正面的内容,赫斯自然希望能成为他引导德国的转机。

    许世平是中国人,自然希望赫斯将德国引导向帮助中国抗战的方向。只是赫斯和许世平之间,对帮助中国抗战的程度却有不同的意见。赫斯的想法是欧洲的和平和稳定是最重要的,对中国的抗战,则以道义c武器技术和产品c人员培训等支持为主。而许世平则不满足这种隔靴搔痒的做法,希望德国直接出兵介入。

    赫斯并不反对在机会合适时直接出兵。毕竟是时空穿越,而支持中国抗战又是一件极为正义的事情。当然,欧洲的和平与稳定是一个必要的前提。赫斯不可能在欧洲后院起火的情形下出兵遥远的东亚。当时英国c法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也很大,出兵东亚,若英国c法国有阻挠之心,其成功率也会大大降低。

    出兵东亚势必要靠海军,这本是德国的弱项。实际上,在1905年,俄国就有一次靠海军出兵东亚的例子。当时俄国感到了日本海军在东亚日益膨胀的压力,其太平洋舰队已经在先期海战中失利于日军。就决定将俄国舰队主力从波罗的海移师太平洋,进入亚洲防御。然而当时俄国与英国c法国之间有隔阂,俄军舰队没有能取得通过当时英国和法国控制的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的权利,不得不绕行整个非洲大陆,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到达太平洋。军队因为长途奔袭,没有充足的补给和休息,士气低下,训练严重不足。又无法合适地进行军事保密,最终被日军舰队伏击,全军覆没。

    那次著名的海战被称为对马海战,战役中日军以逸待劳,以极小的代价击沉了俄国舰队大部,成为了现代海战历史上,胜负悬殊率最高的战例之一。这次海战影响相当深远,不仅形成了进一步崇尚“坚船利炮”的海军战术观念,也严重地削弱了俄国的沙皇统治。

    所以当赫斯透露出针对日本海军,进行海军技术储备和改良的想法后,德国海军将领的第一反应,就是赫斯完全不懂海军技术,要步俄国海军的覆辙。为此,性格刚烈的雷德尔海军上将还与赫斯激烈地争吵起来。

    为了坚定赫斯的信心,许世平就给他讲了一个小故事。中国有一位叫鲁迅的文学批评家,曾经写过一本叫《藤野先生》的杂文,记述了他留学日本时的老师藤野先生的故事。这部杂文虽然是纪念藤野先生的,也在文字中委婉地透露了鲁迅先生自己弃医从文的经历。有趣的是,那段记载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你改悔罢!”。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