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章 工作汇报(第1/3页)  极限推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农历只是三月而已,天气却湿热难当,不亚于溽暑时分。

    吴斌抹去额上的汗水,朝公安局大门走去。马路对面停着几辆车,吴斌认得那些都是电视台或报社的采访车。他微微别过脸,低着头,脚步却加快了。不知谁喊了一句“吴队长来啦”,马路对面突然冒出了一大群人,他们拿着话筒,高举着摄影机,兔子一样穿过柏油路,把吴斌团团围住。

    ——吴队长,请问连环杀人案的最新进展是什么?

    ——警方是否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线索?

    ——吴队长认为还会不会出现新的被害人?

    ——凶手是高智商犯罪者吗?为什么警方还无法将其抓获?

    “对不起,我现在不能接受采访,请让让好吗”吴斌拨开不停涌上来的人潮,好不容易挤进铁门,忙不迭地闪身进入一楼大厅,门口的嘈杂声总算被挡在身后的玻璃门外。

    大楼里虽然开着空调,可是闷热的程度并没有丝毫减轻,甚至比外头更加令人压抑。吴斌现在只要一踏进局里,毫无进展的连环杀人案,就如同硕大的石头压在心头,令他闷得慌c堵得难受。他低头看了看手表,三步并作两步向楼上跑去。

    吴斌喘着气,推开三楼会议室的门。

    “对不起,我迟到了。”

    坐在椭圆形长桌一侧的周局长,冲他摆摆手,示意他赶紧坐下。与会的人员都是局里各个科室的负责人,吴斌坐到鉴证科科长身旁的空位上。

    “那我们开始吧。”周局长道,“‘4≈ap;idd一t;16’凶杀案的侦查进展到什么程度了,刑侦支队先汇报一下。”

    吴斌皱了皱眉,“目前只知道几名被害人陈尸地点都集中在拆迁区内,死因也都是毒杀。——但嫌疑人的身份尚不清楚。”

    “那就是说没什么线索啰?”周局长用略显疲态的嗓音说道。

    吴斌汇报的特征是所有连环杀人案所共有的,价值的确不大。

    “几名被害人死前一段时间,曾和一名戴着墨镜和口罩的男子有过接触,目前我们正追查此事。口罩男最早在人民医院出现,与郭世武见过面,接着又去奔流杂志社找过第二名被害人——范子清,至于第三名被害人是否同口罩男有所接触,我们还在做进一步调查。”

    第三名被害人是一名化妆师,名叫张伟,他的尸体昨天晚上在公园被人发现,死因同前两名被害人一样,面部同样被毁,死亡时身上也没有任何随身物品。早上朱桐告诉吴斌死者身份已经确认,他马上安排警员进行调查,但调查人员尚未反馈任何信息。

    案件的侦查正沿着多个不同的方向进行,整个支队百分八十的警员全部投入侦查工作中。然而,依旧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突破,甚至找不到任何比较有价值的线索。李小咏带队的侦查小组,探访了所有当日曾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包括医院和报社周围的居民,却一无所获。另一个小组对郭世武和范子清所住的公寓进行搜查,也没有任何斩获。。

    “鉴证科这边呢?”周局长将视线移到坐在左侧的鉴证科李科长身上。

    “几名被害人身上都没有采集到有价值的指纹,被害人的死因是亚硝酸钠中毒,亚硝酸钠是一种无机盐,其来源渠道较广,从医院c工厂都能获取到,因此从毒药获得渠道开展调查,需要一点时间。”李科长道。

    “目前的工作方向?”

    “凶手是通过针筒将亚硝酸钠注射到死者体内的,我们希望能从死者体内提取残留的毒药,利用最新的分子分析技术,反向获得毒剂的纯度及品类上的细微差别,然后再从各个亚硝酸钠的供应渠道获取样品进行比较,这样可以大大缩小毒剂来源的侦查范围。”

    “这项工作需要多长时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