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章 奔流杂志社(第2/3页)  极限推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觉得奇怪吗?”

    来报社之前吴斌核实过了,局里并没有范子清的失踪登记。

    陈主编笑着说道:“吴警官,我们报社采取的是相对宽松的管理制度——只要工作量能按时完成,员工可以自由地安排个人时间。范主编这个月的工作提前完成了,因此除非有什么重大事情,否则他是不会来这儿的。”

    “他没来报社的时候,都去了哪里?”

    “他和别人在外面创办了家名为‘奔流’的杂志社。那边事多,所以大部分时间他都在那儿。”

    “哦,他创办杂志社的事,你们老板知道吗?”

    “当然知道,说实在的,我们这个圈子挺小的,这样的事情自然也瞒不住。不过,我们报社并没有禁止员工在外创业的规定。况且,范主编是个人才,报社也的确需要他。”

    “据你所知,有没有什么人仇恨范子清?”

    “干我们这一行,不被人恨是不可能的。无论报道什么,总有人会因为被揭了短而怀恨在心。”陈主编笑了,“只不过,这种怨恨还不足以变成杀意。”

    “那范子清最近报道的新闻中,有没有特别招人恨的?”

    “他担任副主编后,就再没有报道过新闻了,目前的工作主要是审阅别人的稿子。”

    “他担任副主编多长时间了?”

    “再俩月就满三年了。”

    “此前他是记者?”

    “嗯,他进入传媒界已经十五六年了,最早是我们报社的记者,主要负责报道凶杀案,有时也写点社评。不过,刚开始他并不怎么引人注意,后来他报道了一起幼女因困车内被烧死的事件。那篇报道引发了全社会的,他也因此获得当年的新闻奖,从此在新闻界崭露头角。”

    “这么说来,这个奖项对范子清的职业生涯相当重要喽?”

    “可以这么说。其实,当时很多记者都写过类似的报道,但只有范主编能弄到现场拍摄的照片,他的报道自然将其他人的都比了下去。”

    那篇报道吴斌也看过,报道里所采用的照片具有很强的震撼力,临场感十足。也正因如此,才引发了社会的极大,最终促使新的汽车安全法案得以通过。

    “那篇报道,有没有引起什么人的不满呢?我记得因为有了新的汽车安全法案,当时不少汽车制造商不得不召回已生产的车辆,重新对车内的相关部件进行调整,这样一来损失不小吧?”

    陈主编皱了皱眉,“这方面我就不清楚了,我想也许是这样吧。”

    “那当时事件的有关人员呢,有没有因此对范子清产生不满的?”

    “我想没有。那起事件,最终定性为汽车电路故障导致的事故。范主编的报道只是引发了社会大众对于汽车安全法案的罢了。”

    “传媒界呢?有谁因范子清得奖而嫉恨他吗?”

    “大概不会吧。搜集素材是记者的基本功,能拿到那样的照片是范主编的本事,不会有人不服气的。”

    “那奔流杂志社呢?”

    “那边的事情我就不清楚了。听说杂志社三年前好像发生过严重的财务危机,但后来挺过来了。具体的情况你们得去那边问问。”

    吴斌向陈主编道谢后,和魏芸鹃赶到华辉路一座十五层的写字楼下。奔流杂志社就在十一楼,从楼下一眼可以看见,挂在外墙上写着“奔流杂志社”五个大字的铝合金招牌。

    吴斌和魏芸鹃乘电梯上到十一层。这个楼层约有四百平米,但杂志社实际只占了不到三分之一的面积。同在这个楼层的,还有一家律师事务所和一家软件公司。两人推开写有“奔流杂志社”的玻璃门,来到前台向负责接待的女孩表明来意。女孩带着略显讶异的神情,领着两人穿过一个狭长的房间。那估计是员工的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