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章 翻云覆雨寻秦去 虚空破碎化尘埃(第1/2页)  云中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昨天夜里,就在网络上看到一个沉痛的消息。

    一代宗师黄易破碎虚空,驾鹤而去,时年65岁。有时候是不愿相信这些消息的。就如有一年,金庸老爷子去世了无数次,同样的六小龄童也被去世无数次。所以刚才又打开了网页进行了搜索,发现没有网站辟谣。一代宗师的离世,留给我们的更多是四个字“英年早逝”。是啊,六十五岁,对于现在社会的医疗条件来说,并不算是什么高寿,甚至可以说都没有过平均线。而就是在这个年纪,一代宗师与世长辞,而盛唐三部曲就变成了世间绝唱。《寻秦记》c《大唐双龙传》c《破碎虚空》等等,一步步耳熟能详的作品,这些作品营造出来的江湖,还在我脑子里浮现,而作者却向着自己的江湖而去,在世界的另一边,有属于他的江湖,属于他的武侠。

    所以,今天专门开了一章来写一点东西,写自己的想法,写对大师的缅怀,算是一种遥远的祭奠吧。由于不懂怎么操作,作者的话又不许超出五百字,所以只能新开一章,但是绝对不是用来刷点击的,后面我会马上跟上一章更新。

    第一次看到黄易的书还是在初中。对于我来说,那时候是一个快速刷书进行补充的年代,所以从初中毕业到现在我看的书加一起也可能不如初中时候的多。而当时的我感觉里武侠小说就是金古,在借姥爷的书里也看过温瑞安,反而是新武侠的开山鼻祖梁羽生的书没有看过一本。在当时仅有的阅历里,黄先生的书是被我归类在武侠玄幻里的。

    当时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黄易的书真黄!首先是封面的包装都是黄色,更主要还是因为内容,露骨的描写对于刚上初中懵懵懂懂的孩子来说,书中所写的场景真是开创了一个,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由于当时看的书比较杂,并没有对老先生的书有多么深入的了解,所以也不便多写。写东西,都是根据事实,根据自己的了解,来抒发自己的观点。所以,不懂的,我不会写。我懂了的,哪怕是错了的,我也会写,因为我有自己的理由。

    第二次在接触就是在电视上看《寻秦记》了,那时候的古天乐已经黑了。这个应该是我接触的第二部有关穿越题材的作品了。第一部是电视剧《穿越时空的爱恋》,徐峥主演,那时候的电视剧虽然没有多么大的投资,但是看着就是过瘾。

    《寻秦记》最后的时候,主角项少龙知道自己的儿子要改名“项羽”,先是惊讶然后是坦然。一个现代人,知道了自己的儿子最重要走向西楚霸王之路的时候,你说是为儿子欣慰,还是因为最终儿子难得善终而无奈,其中的滋味,真的难以言说。而先生也以此文成为了“穿越鼻祖”,后来的种马文的鼻祖也被先生所占,好在各种跟风之作层出不穷,倒是把这个老祖宗给淹没在洪流中。

    还记得我大学时候,把自己的小说先是从武侠小说改成了微穿越小说,只是在开头进行了穿越,并没有深写。那时候还觉得是自己的一个创举,把穿越融入武侠,然后进行双线索写作,后来才发现,是以前看过的书在脑海深处影响这我,而由于岁月的磨蚀,我并没有意识到。

    每一位大师的离去,都是损失。由于现在浮躁的文学,快餐式的文风,导致了没有个真正可以成为宗师的人站出来挑起旗帜。有的只是某某某作家身价多少,又赚了多少钱,某某某演员片酬多少,突破天际。社会的加速,导致了人们没有时间和金钱去做学问,而诱惑的增加也导致一些本来准备做学问的人半路迷失了方向。

    就如我的小说,我真的是在用每一个用词都在最起码四个词语之间甄选最合适的。故事中出现的东西,也尽量避免硬伤。可是由于没有赶上潮流,得到的仍然是惨淡的点击率。(这里我跳过自己的水平太次的缘故,毕竟是在抨击这个不良的现象!)反观一些轻松的小白文,主角动不动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