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八百年前和现在(第2/3页)  牙痕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话的人就是自己的母亲,他冲母亲笑了笑。母亲笑容可掬地说,“来,王社,这个是你的孙之兴。来,过来,叫孙之兴。”

    “孙之兴好。”王社冲着那个戴眼镜的人叫了一声,他有些不知所措地望着母亲。

    “你就是王社?”姑丈的名字叫孙之兴,他扶了一下眼镜说,“老家的一些人都说你有些古怪,我也听你不少的趣事。我听了很好,觉得你是一个很不同凡响的孩子。你想当兵?”

    王社点了一下头。

    “听家里人说你看了不少书,来,说给你听一听。”孙之兴笑了笑,“我正找不到知音呢。在西部,我一个小临时工,天天修铁路,再苦再累,只要有书看,我就什么苦和累都能忍下来。很好,你喜欢看书,说给我听听一听,你都看了哪些书。四大名著,七大才子书,你都看了吗?”

    “嗯。”王社点了点头,他记得王社的日记《姝仙》里提到这些所谓的名著和才子书,便点了一下头。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关于一个人,可以一句话,可以一本书,也可以一辈子说不清的,是吧,王社,你有理想,这很好。初涉人生,绝不能独穿闯天涯,就算你以后到了部队,也要学着与人交流。即使心中溅起过苦涩的雨花,也会有人与你撑伞同行,要多处朋友。要知道,朋友的荣耀不是自己的荣耀,朋友的烦恼才是自己的烦恼,只要你有许多的真情,就有许多的朋友。王社,当你漫过寒风冷月的黄昏,就能感到自己还拥有许多朋友的朋友。你父亲和母亲还有一些家人,都认为你好象有些孤僻,不太愿意与人交往,这是不好的。以后,我调到内地来,咱们会有机会联系的。”

    “你姑夫对你的期望是很高的。”母亲笑了笑,“你不知道,王社,你爸爸推掉了好多人来咱们家喝酒,就是专门让你孙之兴好好与你说道说道。”

    “是的,是的。”父亲走进门来,他把掏在手里的烟拿起来递过去,“之兴,来,抽烟吧。”孙之兴的名字叫之兴,王社觉得这个名字挺有意思的。只见之兴拿起父亲递过去的烟瞅了瞅,又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包中华烟放在桌子上。“嗯,还是中华烟好抽。”父亲把手里的烟放在桌子上,拿起一根中华点燃后深深吸了一口。

    “我还给你带来两瓶茅台酒哩。”之兴说着从桌子下的小包里掏出两瓶茅台酒放在桌子上,“当初没有你把我招工进来,没有你让我成为一名工人,恐怕至今我会在张大屯劳动的。戴天之恩,没齿难忘。”

    “嗯,人能不忘本就好。”父亲点一下头。

    门外一阵喧哗,一些吵闹着要来陪之兴喝酒的人走进屋子。

    王社觉得有些吵,便向父母打了个招呼回到自己的住处。王社还想在王社的这个住处里找一些王社的东西,当然,最好能一些文学的东西。

    王社找到一张纸,上面用毛笔写了一首诗:

    更深人又静,月朗风又轻。

    月下来散步,思古难入梦。

    六岁入学堂,至今九个冬。

    他人得早慧,自己无所成。

    今夜立大志,雏凤当空鸣。

    文武兼双修,济世求功名。

    投笔从戎去,男儿报国行。

    诗很长,王社看到上面的题辞是1980年的仲秋夜。如果王社是1965年生人的话,写诗时十五岁。今年算是十七岁了。王社看了看,把诗稿放回原处,他又翻弄一下王社的书柜,发现里面果然是经伦卷卷。手稿到处都是,一张纸上写着一些语句:生命是过程,每个人的结局是一样的,平静面对一切吧!花是最爱的,性格是温柔的,身材是性感的,眼睛是勾魂的,厨艺是一流的,镜子是随身的,发呆是常有的,微笑是无敌的,魅力是天生的,自恋是经常的。这寡独的黄昏,幕着雾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