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初登华山访后土(第1/4页)  大禹治水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从华夏子老师走了以后,大禹还是每日读书练武。只是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像是缺少了点什么东西,总是提不起精神来。

    谁知,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半年以后,母亲忽然病倒了。大禹每天上山采药,回来之后煎汤、熬药,伺候在母亲的床前。

    把母亲生病的事情,也曾托人给父亲捎过信去。

    莘嬉在生大禹的时候,因为是坼背而生。所以留下了病根。又因为整日里为远在天边的治水的丈夫担心害怕,身心疲惫,日渐虚弱。

    一日,母亲把大禹叫到了床前。嘱咐到:“禹儿,我的病看来是挺不了多少时日啦。我死之后,你要去找你的爹爹。

    你爹爹年过半百,岁数也大了。整天在洪水里奔波治水,历尽了辛苦,也没有一个人来照顾他。

    他的脾气又不好,又不听别人的劝告,使我放心不下。我死以后,你就去帮助你爹爹,父子两个在一起也是一个照应。希望你们早日治服洪水。

    治服洪水之后,你到我的坟前,告诉我一声,我就放心了。”母亲说完了这句话就与世长辞了。

    大禹跪在母亲床前,放声大哭。直哭得天昏地暗。

    玄弓和黄戈二人在两旁极力相劝。说道:“人死不能复生,还望公子节哀,妥善料理老人家的后事才对。”

    许久许久,大禹才止住哭声,站起身来,准备料理后事。

    平日里大禹虽然颇有主见。但是家中出现了这么大的变故,身边也没有一个大人,也不禁使年轻的心里生茫然。幸亏有玄弓、黄戈二人帮助,才算妥帖的料理了母亲的丧事。

    大禹在家里又等了多日,也不见爹爹的回信。于是大禹便决定,按照母亲生前的嘱咐,去治洪水的水次寻找父亲,帮助父亲治水。

    玄弓、黄戈二人也遵照老师临别前的吩咐,告别了家人,要跟随大禹一起去帮助老崇伯治水。

    大禹来到母亲的坟前磕了几个响头,哭了一回,哭罢站起身来,大步踏上了东去寻父之路。玄弓、黄戈紧紧跟随在大禹的左右。

    大禹走出家门,就像一只飞出笼子的小鸟。感到蓝天是那么地高远,大地是那么地宽阔。看到什么都感到新奇。张大了嘴巴呼吸新鲜的空气,张开臂膀要拥抱山川。时而奔跑,时而跳跃,时而呼喊。一会儿跑到山泉边喝一口清洌的山泉水,一会儿纵到山崖上折一枝绽放的山丹丹花。一派少年人的纯真天性。

    大禹三个人一边走路,一边欣赏着沿途风光。

    往南边看,是横亘东西的太白山,巍峨高耸,苍翠葱笼,朵朵白云飘浮在山腰,山上青松翠柏,绿树掩映,山尖上白雪皑皑,发出耀眼的光辉。

    往北面看,是清清的渭水,自西向东蜿蜒流过。中间是广袤的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富庶安宁,风光无限,美不胜收。

    这一天三个人来到了华山脚下。大禹忽然想起了华夏子老师的话,让自己到华山寻找后土先生。今日正巧路过华山,岂能放过这个机会。

    黄戈指着前面的山峰说道:“这就是少华山了。过了少华山前边就是太华山。听人说,太华山也叫华山,华山是五岳中的西岳。华山的主峰在南峰,叫落雁峰,其次还有北峰云台峰,西峰莲花峰,东峰仙掌峰和中峰玉女峰。华山以惊险、陡峭著称。以奇拔峻秀冠于天下,故有奇险天下第一峰的美誉。”

    大禹听得心驰神往,恨不能一步登上华山,寻到后土先生。

    第二天,他们来到了华山脚下,向山下的人家打听后土先生的住处,可是没有人知道后土先生。

    大禹说道:“咱们还是上山吧,说不定后土老师住在山上呢。咱们一边爬山,一边打听,来一个两不耽误。怎么样”?玄弓黄戈二人齐声说好。于是三个人便一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