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江陵惊变(三)(第1/3页)  末代闯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望江楼出来,不远处便是繁忙的长江码头,人烟稠密,粮船云集,李闯上前询问这些战船是用来做什么的,旁边一位老伯笑呵呵的回道:“当今晋王要沿着这长江进军淮南之地了,这些粮船便是先行调动大军准备的粮草。”

    淮南之地向来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普遍种植稻谷,若是能夺回这江南粮仓,从此便不必担心粮食问题。

    李闯望着码头川流不息的船只,对江陵的实力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晋王在此经营了近十年,自从弱冠之龄便被景帝分封到此处,这累积的底蕴比南阳深厚了不少。

    这也是为什么是李闯千里来此而不是晋王派人去宛城,这些都是由实力决定的。

    淮南之地多是盗贼流寇,其中最大的一股便是张金称了,此人占据了番阳,聚众十余万,兵锋直指丹阳。

    有了晋王的压力,这张金称便不能肆无忌惮地整合淮南之地的力量了,尤其是九江c庐江等地向来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成为洛川红那样的反王。

    李闯走进路边的一家酒肆,要了二两清酒自斟自饮,想必那茅子元也没有料到自己一行人是南阳来的使节,能够直接将消息传递给晋王,不然当日的追杀可不止出动数百人埋伏。

    这白莲教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发展出了如此大的势力,晋王即使想要与茅子元合作怕也是要掂量一下了。

    江陵是晋王的地盘,李闯在没有取得晋王支持前,也不敢再作出什么刺激白莲教的举动来,不得不说,这些信徒的疯狂确实让李闯心有忌惮。

    城中虽然也有信徒,但是不同于那些在山林之间的村庄,江陵在晋王的治下,想要在这里发展,可谓是困难重重。

    那些达官贵人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忽悠住的,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白莲教祖师茅子元武功到了如此境地,一些手段在寻常人看来和神仙没有什么区别,晋王信任他也不是毫无缘由。

    喝着小酒,偷得浮生半日闲,这些日子以来,李闯一直处于生死厮杀之中,难得有平静的机会。

    酒肆外的街道上,来了几个卖艺之人,在场中开了一块空地,引得行人围观,为首的一个年轻人,拿着一柄精炼长剑,行走腾挪之间,表演起了一套剑法,剑光如同流水,将周身三尺挥舞的水泼不进。

    “是个高手”,李闯眯起了眼睛,没想到自己在大街上随便遇到几个人身手就如此厉害。

    北方多是一些使刀的汉子,常年在军伍之中杀伐,而江南则不同,多是一些剑客高手。

    朝廷的管辖重心向来是在北方,并没有江湖武林存在的土壤,而过了这条长江,便是武林侠客的天下了。

    这个时代从来不缺游侠,最为著名的一个就是李白。

    唐文宗时,曾向全国发出了一道的诏书,御封李白的诗歌c裴旻剑舞c张旭草书为“盛唐三绝”。

    而李白便是师从裴旻,这个被认为是唐代“剑圣”的人,曾作诗“宁知草人间,腰下有龙泉”,所谓的龙泉便是七星龙渊。

    李闯摇了摇有点微醉的头,从座位上起身,强行跻身到了人群之中,几个被挤开的人还叫骂了几声,看见李闯腰间带剑也不敢多说什么。

    看着这飘逸的剑舞,李闯说了声“好!”,便从怀中掏出大把的银子扔了出去。

    对于这些金银,李闯并不在意,在北方最不缺的便是财货了,银子财宝只能看不能吃,饥荒之年是这些江陵人不能想象的。

    虽然李闯不看重这些,那个正在舞剑的年轻人却很激动,旁边的女子连忙上前将银子收拾起来,说道:“多谢先生厚赐!”

    “不必客气”,李闯笑了笑,“能在此处看到这真正的剑法倒是一番机遇。”

    “不知先生姓名为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