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演奏进行时(第1/2页)  文娱之全职天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肖遥站起身,向众人点头躬身一礼,随后坐下。由于时间来不及排练二胡协奏曲,只得进行二胡独奏。因此,站在中央指挥台上的张策稍稍有一些尴尬。

    因为是独奏,所以肖遥坐的位置是比他人靠前一些的,以突出演奏者。

    然后台下出现了一些小声的嘀咕声:

    “说是一些学生合奏,把咱们这帮老家伙请来听一个毛头小子的演奏?”

    “据说,这可是洛老攒的局。”

    “这么个提携后进法?”

    “这话怎么说的,洛老在这方面可是从不允许走后门的,应该是这后生确实很有能力吧。”

    起先说话的人撇撇嘴,不置可否。而这样怀疑的言论在台下也不是一星半点,尤以洛老邀请的人为主,毕竟都算的上是行业精英吧,都是冲着洛老的面子来的,也知道演奏人员年轻,都以为是个三四十的青年演奏家,谁承想是个二十来岁的毛头小子,难免嘀嘀咕咕。而坐在第一排中央的洛逸云,也听到了一些抱怨,但丝毫不为所动,只是静静的看着台上。

    而台上的肖遥也没有理会台下众人的嘀咕亦或是抱怨,只是深呼吸几下,放松自己的紧张的心情,毕竟头一次面对这么多人演奏。略微平静片刻,肖遥便拉动了手中的琴弓,开始演奏。

    一阵急促c紧张的音乐传来,台下众人先是一愣。毕竟这个世界二胡演奏的乐曲都是类似前世《二泉映月》这类风格的,大多曲风悲凉c萧索,这种曲风欢快的曲子正在探索之中,还未有成熟之作。当第一个音符飞出后,台下众人便被吸引了注意力。

    第一部分是一条十分典型的器乐化旋律,透过不同跨度音程的上下跳动c连续快速的律动音型c以及细致的节奏处理,在开阔奔放的强音和急促有力的音型的背景之下,以模进方式进行变换,带有流畅的旋律性的运动感,“开门见山”地把赛马场上群马飞奔,热烈欢腾的场景展现在人们面前。

    随后是乐曲的第二部分,也是主题的完整引用及其变奏的部分。轻快活泼的节奏使音乐富有动力,使原主题从音乐性格上更靠近“赛马”的形象。随着音高位置的变化,“骏马奔腾”的形象栩栩如生。

    而第三部分,也就是尾声,是第一部分的“再现”,热烈欢腾的赛马景象重现在听众眼前。最终,在欢腾炽热的气氛中,音乐嘎然而止于主音“d羽”音。这种“短而有力的”的结尾,让台下的听众回味无穷。

    一曲终了,先是片刻的无声,随后迎来的是阵阵雷鸣般的掌声,然而,掌声的来源竟然还出现在了舞台上,比如管清月,比如管清月,比如管清月。

    从舞台一侧走出的肖父先是对着管清月轻轻咳嗽两声,在身旁一女生的提醒下,管清月才回过神来。

    其实,不仅仅是管清月吃惊,台上的众人包括肖父都非常吃惊,他们并没有听过肖遥演奏过二胡曲目,更何况是这闻所未闻的全新曲目,因此都十分的吃惊。

    台上台下的懂行人都觉得,此人水平,丝毫不逊于当今一流演奏家,吃惊于此人的造诣,也吃惊于此曲的磅礴气势。

    实际上,将《赛马》作为开场曲是有一些不合适的,《赛马》更适合于作为音乐会的加演曲目或者返场曲目,然而肖遥为了自身名气的原始积累,只得多露脸了。

    接下来的曲目叫做《阳春调》,是70年前一位叫做荣松越的民乐大师的作品,因为算的上是民乐合奏中的基本曲目,因此每人都不需要熟悉,只是在下午排练了两遍就搞定了。此曲演奏结束后,台下众人反应平平,只是礼貌性的给予掌声。

    第三首曲子又是由肖遥独奏,曲目为《良宵》。《良宵》一曲由前世的演奏家c音乐教育家刘天华在1928年除夕即兴创作的一首二胡曲,演奏时长仅为两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