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二章 陈庆之谈孙策(第2/3页)  三国之孙氏强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去主要就是表明一个态度---豫章和会稽南部,是江东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其次,也是观察观察刘备的实力,关羽张飞成名已久,不用多说,另外就是那个叫陈庆之的,不是个简单人物,需要告诉孙策“他麾下有一个叫陈云的,不是很好对付”

    “哦?能得奉孝如此评语之人,想来必有长处,给我说说怎么个不好对付法?”

    刘晔是和孙策一起回的秣陵,在临淄搞了一段时间的科研后,他发现自己快有些脱节了,曹操,刘表,黄祖,江东,错过了太多有趣的事情。

    陈庆之和郭嘉讨论过天下大事,当然并不是在正式场合之下,他认为天下能成事者,当首先具备几个条件。

    其一,名号正。

    其二,兵强马壮,将良士贤。

    其三,亲百姓。

    其四,纳谏。

    在这个问题上,郭嘉还是比较赞同陈庆之的观点,尤其是纳谏,孙策做的就非常好。

    看似孙氏集团是孙策的一言堂,实则在大方向上他说一不二,其实也理当如此,而具体的细节上,会和大家集思广益,甚至是放权。

    “只是这样?”

    如果只是这样,法正到不觉得如何,能有此智者,天下数不胜数,充其量算是个有眼见的人。

    摇头一笑,郭嘉继续说道“如果只是这样,嘉到不必说了,可后来,他将我们的现在所处的险境,分析得头头是道…”

    处在险境?这一点连孙策自己都没发现,或许也是因为当局者迷。

    首先,当孙策吞并孙坚旧部之后,他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势力,势必会引起其它势力的警惕。

    之前,曹操轻易的联合了袁绍、刘表,其实就是一个警钟,孙氏的极速成长已经引起了其他人的注视,而孙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相反还又将手伸到了辽东半岛。

    如果再一次呈现出十八路诸侯联合,他孙策想后悔也晚了。

    其次,孙策的几个大军团,他们各自都有各自的防区,每个军团长,实际上就是封疆大吏。

    手上拥有全权的兵马调动权,一旦有人背叛,那孙策的防线就会被撕开一个口子,如果再被说动反戈一击,孙氏将大难临头。

    相信这七位军团长,现在正有无数人在打他们的主意。

    最后也就是被人一直所诟病的世家,尽管现在孙策对世家的手段缓和不少,但那些曾经被打压的,或者心怀不忿,以及将来包藏祸心的世家,将一直会是孙策心里的喉头刺。

    只要孙策治下出现什么变动,这些世家将是第一个背叛他的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不过现在还没遇着大风而已。

    这三个处境,被郭嘉抛出来之后,法正和刘晔都陷入了沉思,陈庆之分析得不错,虽然算不上字字珠玑,但却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刀。

    “主公…这陈云说得很有道理,我们是不是商议商议,该如何避免?”

    这三位臭皮匠还都有些忧虑,尤其是对军团的事,人心隔肚皮,没有谁能保证永不变心,不变只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利益而已。

    然,对孙策而言,这是最不用担心的,可他不能说自己拥有系统,那什么李靖,岳飞,甚至陈庆之都是因为他,才提前了几百年出世吧?

    陈庆之说的这三个问题,真正能说到他痛处的,只有第一个。

    “联合,这倒是个问题,现下我军的军备能应对我军多少人马同时开战?”

    “根据上次的统计,目前能支撑我军七大军团,同时作战半年之久,这倒不是问题所在,主公,下官建议还是采取虎符制”

    刘晔不明白孙策为何避重就轻,问起军备的事,在回答他后,重新把话题引到军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