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七章 庞氏草庐(第2/3页)  三国之孙氏强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有什么顾忌?”

    刘表当然清楚诏书的真假,然而局势到了现在,没有谁不想亲手开创王霸之业,他更不能免俗。

    但这条路并不是那么好走,曹操之类的都不说,只孙策,就给他一种不好对付的感觉。

    坐拥青徐豫三州,现在还好,以前更有扬州为后盾,随便可以和袁绍一较长短,甚至事实上,袁绍的大儿子现在都还在他手上,弄得堂堂河北霸主,投鼠忌器,畏手畏脚。

    如果只是这样到也没什么,偏偏孙策实施打压世族的偏激政策,这让刘表就很难办了,荆州基本上就是世家的势力范围。

    蔡家,黄家,王家,蒯家,陈家,张家…太多错综复杂的势力,还不包括刘表,这个属于帝乡的贵胄。

    世家们喜欢用姻亲关系,来捆绑彼此之间的利,而刘表之所以能成为荆州牧,并不是被任命的关系,更重要是因为他娶了蔡家姑娘,从而使荆州世家承认了他。

    当年刘表单骑定荆州,也多亏了世家们的支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刘表象征着荆州世家利益,拒皇命而从曹操,对他来说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可是,战局并不如人意,粮草被烧,大军被围,这仗再打下去,只怕连南阳都保不住,日后,襄阳就要直面孙策的兵锋,这和最初的构想南辕北辙,都已经不是得不偿失的问题,而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仗打到这个节骨眼儿,再加上蒯越的劝说,蔡瑁的求援,刘表还真有了议和的想法。

    听完刘表的忧虑,庞德公还未来得及开口,门外倒是率先说着“州牧大人,如果您现在想议和,还需尽快,拖延的时日越久,孙策越会狮子大开口”

    “如果您不想议和,也需尽早出兵,蔡将军的人马,可等不了太久”

    举目望去,却是一中年男子带着两个年轻人,站在门口,而中年男子脸上还挂着些许尴尬。

    突然出现的三人,令刘表很不是滋味,刚才说给庞德公听的,可都是掏心窝子的话,当即令他犹如吞了一只苍蝇般难受。

    看到刘表面色不善,庞德公赶紧介绍“州牧大人,还请见谅,山村野民不识教化,这位是草民的好友,司马德操,号水镜先生,相信一定有所耳闻”

    “说话的这位年轻人是德操的高徒,名叫徐庶,此子才学异人,对战略和时局颇有见地”

    “至于这小子,乃是草民的侄儿,单名一个统字,士元,元直还不快来见过刘荆州!”

    这么一介绍,刘表才想起早上书童曾说过有友人来访,还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司马德操可是难得一见的隐士,至于他的弟子,和庞德公的侄儿,刘表很自然的将两者也划分到‘自己人’的阵营。

    以至于徐庶的分析,在他听来,也觉得悦耳不少。

    “那照这位徐先生之见,本州牧该如何抉择?”

    徐庶再一拜,认真的说道“无论州牧大人如何抉择,为了减少损失,都当尽快”

    徐庶可不会傻到真去教刘表怎么做,而且就这一面,他已经判定了刘表绝不会有多大成就,当断不断,在这乱世中,唯一的结果就是被取代。

    果不其然,刘表听后只是默默点头,眼神中飘过一丝犹豫,但他却认为不虚此行,他需要再和蒯越商议商议。

    望着刘表离去的背影,司马徽摇头道“刘荆州恐怕不是孙策的对手”

    在颍川待了一段时间,他已经很清楚孙策的能耐,比起孙策,刘表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方今天下,能平乱世者,屈指可数,但绝无刘表这号人物”

    “元直兄倒是看得透彻,待两年后学业完毕,你有什么打算?”

    “先四处走走吧,天下之大,并非只有孙策一人”

    “小弟倒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