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六章 司隶三子(第2/3页)  三国之孙氏强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一刻,仿佛又回到了司隶,那无忧无虑的日子,当时司马朗就喜欢请客,而这两人也是没心没肺的,以吃喝司马家族为荣,为己任。

    典韦从郭嘉手中接过重重的竹简,刚要放在几案上,孙策赶紧制止道“让孝直念吧,我就不一个个的看了”

    郭嘉还要去过问会考的事情,他必须在下午之前,把通过初选的人,严格控制在五百人以内,如此才能顺利展开下午的复试。

    程武等人没有给孙策太多惊艳,自打民族说被提出来之后,青淮一地的官员都有得到过相关文献,这是孙策整理出来的一份宣传用文,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一层中高级人员,有这样一个概念。

    而这四位的作答,也大多出自于此,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但司马朗就不一样了,或许是没有受到宣传文献影响的原因,很多观点都是更深层次的解析,比如民族融合,文化侵略,风俗人情等。

    “这司马朗挺有意思的,文和,查一下他的家庭情况,重点是家族意向和家族子弟,至于他本人就不用查了”

    贾诩带领鹰眼小队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孙策并没有想把他,或者是李儒和程昱两人调离锦衣卫,当孙氏集团越来越大之后,这个职位的职权只会水涨船高,孙策必须得让信得过的人,拿捏着这把潘多拉魔盒的钥匙。

    酒肆中,‘三子’讨论得热火朝天,从选官制度到防治疫情,从学堂设立到打压世家。

    “大汉朝最大的疥症便在于士族,讨逆将军此法乃长久之计,不出五年,士族便无法垄断学识,只要君明,唯才是举,天下可定”这是在讨论学堂至于天下的作用。

    “彦云却是只道其一,不言其二。士族掌控着学识不假,然豪族却掌握着大量土地,只有当两者皆除,才能天下安宁”

    “还需君明,臣贤,将勇方可”

    “哈哈哈”司马朗这一总结,三人均开怀大笑。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无论外面说孙策奸诈狡猾只为一己之私也好,还是光明磊落一心为民也罢,总之这三点,他们在青州有着充分的体验和认知。

    “几位聊得挺开心的?”

    有些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总感觉别人都不如自己,凭什么他们能过得比自己还要舒坦,明明自己都那么认真,那么努力,得不到认可还算了,偏偏还被一直看不起的人所超越,那种滋味犹如吞了苍蝇一般难受。

    来的人有四位,两大两小,说话的年轻人乍看有些风儒俊雅,大概二十五六岁的样子,另一个则更年轻,绝不超过双十年华。

    剩下两个小的,也就是刚踏入晓事儿的年龄段,但看穿着必定不是一般人。

    “这位公子,您是?”见身边两人一脸迷惑的看向自己,司马朗明白过来,不请自来的这几人,大家都不认识。

    “本公子孙暠,乃是孙策的堂兄,也将是这次会考的最优者”

    原来是孙策的宗室兄弟,三子赶紧起身拱手,但肚子里却在揣摩,孙暠要做什么,还有如此自信会拿第一,究竟是内定好的,还是妄自尊大?

    事实上,孙暠并没有参加会考,他才在曲阿受完处罚,说来找孙策看看,一来到这里,便被临淄的祥和c富庶所吸引。

    玩了几天后心里开始不舒服起来,明明一个小时候只知骑马打架的淌鼻小家伙,如今却做出这么大的家业,和他一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于是才起了入仕的打算。

    谁想到,孙策和他聊了几句,看了看能(系)力(统),很愉快的介绍他来参加会考,成绩最优秀的,会直接任命将军。

    孙策的本意是想让他知道自己能耐几何,可孙暠却只听见了最后一句,当将军?行啊!

    点头答应下来,孙暠就只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