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 防旱商议(第2/3页)  三国之孙氏强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渊起了争执,不亏是同道中人,这也能争起来,诸人见孙策既没有对国渊的提议发表意见,也没有出面制止,不由习惯性的眼观鼻鼻观心。

    这一幕便体现了班子内成员的新老身份,但凡孙策皱眉,用拳头抵在鼻子下面,这就是他在思考的意思。

    良久,孙策回过神来,见蔡邕面色红润,双眼充血,不由笑道“蔡大人别着急,既然国渊能提出这个方案,他应该就会有应对之法”

    “不错,回将军,这渠道和蓄水池,只是由我们官府负责丈量,而百姓则自己动手挖,对他们这些经久劳作在土地上的人来说,很清楚这样做的意义”

    “是这个道理,不过,子尼我有个小建议,你看看怎么落实下去”

    “将军请吩咐”

    取出笔和蔡侯纸,在周瑜和甘宁希冀的眼神中又放下“是这样,本将军在思考一个东西,可以将低处的河水引到更高的地方,比如”把水车的运作方式大致说了一下,一部分听得云里雾里,而国渊却是听明白了,不由双眼放光,细细斟酌其可能性,借助河水流动的力量,带动转轮,将水引到高处,这并不难想想。

    “伯符,要不你画出来给大家看看?”

    冷眼斜视了一下周瑜,用口型说了一个字‘滚’

    “主公,你说的那东西,咱老甘之前在蜀中好像有见过,叫翻车,但那需要靠人踩”

    一语惊醒梦中人“对对对,就是翻车,国渊,你找一个翻车好好研究研究,定会有所收获,实在不行,就先把翻车拿来用”

    暂时撇下这个话题,孙策让大家收回心思,这防旱之事还没议完“本将军还有一个顾虑,即使我乐安,齐国,济南三地都做好了防旱准备,然而其它州郡并没有相关举措,比如近在咫尺的北海,和东莱,还有兖州c豫州,我们这里的太平,恐怕会吸引来大批量的流民,这个才是我所担心的,民患!”

    “主公是想纳还是驱?”能这么问的只有程昱,在跨进80的忠诚后,称谓也改了。

    “当然是纳,来多少,纳多少”

    “则此事,下官认为,有四个可处理办法:首先在旱灾到来前禁止一切礼仪性祭祀活动,哪怕是家祭;其二,停收米商之税,降低粮价,但不许大户或其它商贾购买;其三,停战止戈,各级军官带着麾下或从农或从渔,已达自给自足;其四,也是最有成效之见,如若主公还能找到天然土豆便最好”

    听程昱的意思,还要让他使用兑换点,这差点让孙策跳起脚来,但也只能打碎了牙齿吞肚里。他苦啊,本以为李严和满宠会为他带来济南和齐国的20个兑换点,哪知系统解释,这两个地方并没有正式成为他的领地,需得到朝廷认可才行,竹篮打水一场空。

    尴尬至极的笑笑“仲德,这土豆呢,是可遇不可求的,它可不比人参好找,知道吧?”

    “属下也只是提议,既然主公能找到土豆,自然有寻它的方式,主公当多外出看看”

    这就是程昱的性格,别以为他在怼你,那是他的行为处事风格“好的,我下来会多留意,不过你那四个提议挺好的,我就补充一点”

    有关购粮这个问题,孙策被程昱勾起一个回忆,新中国刚成立之际,实施了限购政策,就是你有钱还买不着东西,得再配合着粮票使用“本将军可以承诺一年之内,不收粮商的税,但相应的他们必须在我规定的区域贩卖粮食。同时他们在贩卖粮食时,不仅要收钱,还要收官府发放的粮证,也就是说,百姓想买粮必须先到官府这来领粮证,程仲德负责记录,以防冒名顶替和重领之事,至于这粮证官府购粮也需要粮证。该法令若旱灾未至,从今日起的三月后停止,若旱灾至,在没有我的指令前,一直持续。最后,难免会有人想钻空子,抓住不必重罚,多予教导即可,然若有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