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六十七章(第2/6页)  女帝的内阁首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柳川嘟嘟嘴,一副震惊无比的表情,咳嗽一声道:“孙德全,刘青钱的问话,请你回答一下。作为内阁首辅,我绝对相信你的职业操守。但刘青钱是御史,有监督百官之责。你当着女帝和百官说清楚,家产来源也好,免得不清不楚,受到冤枉啊。本首辅是给你辩白的机会。”

    ·················

    孙德全此时哪有心辩解啊,此时心中那个苦啊。

    早知道,今天就不来了。

    他本以为,刘青钱肯定会跟他讲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谁想到尼玛柳川和刘青钱,完全不按常理出牌,一上来就直奔下三路——他的家产。

    在大夏,鱼肉乡里、贪墨财物,可是一条大大有损名声的罪行。

    ................

    只要他名声臭了,做人被否定了,哪怕他再舌灿莲花,圣人转世,也不好使了!

    姜岚的声音,冷冷传来,还带着一丝冷笑:“朕还真不知道,总是听说徐爱卿治家很严,艰苦朴素,就连朝服都是修补了又修补,补丁摞着补丁,想不到老家这么有钱?你做官十几年,家产翻了1600倍?这还真是让朕羡慕啊。早知道你这么有理财能力,朕就把自己的国库交给你,让你当户部尚书多好?给朕翻个1600倍……不用,16倍就行了,朕就让你当商部尚书!”

    姜岚的声音越来越冷,嘲讽十足。

    孙德全冷汗都流下来了。

    他知道姜岚越是生气,声音越冷,笑容越冷,就代表他心中杀意越足。

    孙德全欲哭无泪。

    要说他老家家产翻1600倍,倒还真不是孙德全自己鼓捣的。

    要说孙德全这个人,虽然不是个好人,但他至少也是个有抱负的老狐狸。

    这些事情,都是他的三个宝贝儿子,在老家瞒着他,利用他的旗号,大肆鲸吞民众财产做下的。

    孙德全也是最近打儿子的时候才无意得知的。

    当初,孙德全因为儿子某件事恨铁不成钢,打得儿子孙胜满地打滚,让孙胜交代有什么坑爹的事,孙胜以为他都知道了,才吞吞吐吐告诉了他,自己和弟弟们在老家替他“攒养老田”的事。

    孙德全一听说,三个宝贝儿子,替他挣下了16万顷的良田,眼前一黑差点昏过去。

    这份家产,在这节骨眼上绝对是阎王爷的催命符。

    但孙德全还存在一份侥幸。

    天高皇帝远,刘青钱和柳川应该不知道吧?

    再说,他儿子孙胜交代,他们三兄弟也没有猪头到明目张胆的地步,都是以“挂名田”的名义,让那些小地主、民众们自愿挂靠在孙家账下的。

    所谓挂名田,其实是明朝有功名之人,敛财的主要方式。

    大夏规定,凡是田地都要缴纳赋税,且赋税还不轻,国家十比一收税,但那些地方胥吏们以火耗等各种名义,巧立名目搜刮的,比这个还要重得多。

    有没有办法不交税?

    有。

    就是挂名田。

    朝廷规定,有功名之人可以有一定免税名额,免除赋税徭役。比如考中秀才,就有300亩,考中举人,是300顷,而中了进士,就3000顷。朝中官员随着品级,还有额外的免税田名额。四品以上官员,名下有上万顷不交赋税的田地,再正常不过。

    所以,你家穷得叮当响不要紧,只要考中了举人进士,出将入相,自然有大把无权无势的地主和农民,带着田契地契找上门来,请求收下他们的地契。双方通常签订假买卖契约,以极低价格,自愿卖给挂名东家。免去的赋税,其中一半好处,交给挂名东家。

    但这种挂名规避赋税的行为,当然是违反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