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一十四章 念及旧情(第2/4页)  大清巨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林则徐将话题拉了回来,“圣上风华正茂,颇思除弊求治,重振纲纪,以图锐意进取,国城就不能象以前那般与朝廷齐心协力,富国强兵?”

    易知足听的一笑,“如今这样不是很好?”

    林则徐翻了他一眼,没好气的道:“这也能算好?要不国城出兵剿灭太平军?”

    “杀鸡焉用牛刀?”易知足语气轻松的道:“在下在武昌就说过,太平军不过是块磨刀石,朝廷可以借围剿太平军的机会革新兵制,历练将才,为何要急于剿灭?”

    林则徐心里明镜似的,元奇这是有意要让太平军牵制朝廷,对此他已不想再多费唇舌,不过,他仍然不甘心,道:“真没有转圜的余地?矛盾不可调和?”

    “无法调和。”易知足摇了摇头,神情肃然的道:“这不是寻常的改朝换代,为什么说现在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就是因为咱们如今处于巨大的社会变革时代,如果说夏商周是奴隶时代,那么自秦一统到清就是封建时代,而西洋各国如今则是资本主义时代,我们如今正处于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阶段,这压根就是不可能调和的矛盾,因为我们要推翻帝制!”

    前面一大串这样时代那样时代林则徐没听明白,但听到最后一句推翻帝制,他顿时明白的不能再明白,一颗心也瞬间沉到谷底,元奇报纸上所介绍宣扬的那些制度压根就不是为了让国人开眼界,而是在吹风。

    见他不吭声,易知足语气温和的道:“中堂无须太忧心,虽然矛盾是不可调和,但取而代之的方式却是可以选择,我先前说了,不希望天下大乱,我会尽量避免采取破坏性极大和充满血腥的战争方式,而是选用尽量温和的和平方式。

    采取和平的方式,可能时间会长点,但能将破坏降到最低,对于满族元奇也会尽量保护,满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如此,也算是报答先帝的恩情。”

    听的这番话,林则徐仿佛又看到了希望,连忙问道:“国城说的这个时间长点,会有多长?”

    “二三十年吧。”易知足沉吟着道:“或许会更长一点,新思想新观念要想深入人心,需要一个过程。”

    听的要二三十年之久,林则徐不由的暗松了口气,当即试探着道:“如此长的时间,国城打算一直维持这个局面?”

    “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易知足笑道:“我希望朝廷尽量克制,不要自不量力的瞎折腾,不要闹到非得兵戎相见的地步,我不希望出现那种局面,对于朝廷和元奇来说,那都不是好事。”

    林则徐听的苦笑不已,此消彼长不过是客气的说法,不客气的说法就是元奇会步步紧逼,不过,如今朝廷的兵力都被太平军牵制,压根就没有能力挑衅元奇,略微沉吟,他才缓声道:“徐州驻兵,暂且缓一缓罢,如果真是爆发大面积捻乱,朝廷也只能倚重海军。”

    易知足颌首道:“中堂说的是,这事不急。”

    湖北,武昌。

    一支由蒸汽小火轮和沙船组成的船队缓缓的抵达武昌城外码头,钦差大臣郡王僧格林沁、兵部尚书桂良、湖广总督琦善、湖北巡抚江忠源、湖南提督向荣、湖北提督和春等一众武昌文武大员齐齐在码头上候着,见的身着蓝色海军军装的陈洪明下船,众人都迎了上去。

    陈洪明规规矩矩的向众人行了个军礼,朗声道:“僧王爷,五千支米尼枪,三十万发弹药,全部抵达,请僧王查收。”

    僧格林沁朗声笑道:“辛苦陈军门。”

    一听有五千枝米尼枪,向荣、和春都大为眼热,向荣连忙腆着脸道:“王爷,能否分给咱们湖南绿营五百枝。”

    “想的美,八旗新军自己都不够分。”僧格林沁没好气的道,他这五千枝火枪来的可不容易,这可是以放回载通母子为代价才换来的,和春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