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68 章(第1/4页)  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理。但他虽是对王泽所言颇为不满,毕竟还没有狂妄到当面顶促王泽的胆量,前些日子吃了不小的亏,长了一些记xìng。

    就是一旁的同提点军务辛道宗、张琼和都参军使封元、副都参军使薛广面面相觑,高平话中带刺他们是听的一清二楚,却不知王泽能否受得了,大家都不敢再这个时候有何表示,而封元更是对高平怒目相向,要不是碍着今天的大礼庆,他早就按耐不住心中的愤怒了。

    “高太尉好志向,本相甚是嘉许!”王泽淡淡地看了高平一眼,脸上并没有表现出对高平自负的不满,反而是口气和缓地道“万事小心,先祝太尉旗开得胜了。”

    “谢相公吉言,下将去了。”高平说罢,也不再它言,向王泽深深作揖后握剑下了高台。

    当高平离去后,殿前司拔隶五军的各位头目纷纷向王泽作揖跟着退下去,王泽对众人仅仅拱了拱手,面带笑容地一一打了个招呼,当封元向他行弟子礼的时候,他才轻声道:“子初万事小心!”

    封元有些愕然地看着王泽,他不明白王泽是何用意,当年自己在西北亦是百战沙场,而今八万精锐在侧,能有什么小心的,不过他仍然能从其中感受到王泽对他的关切,当下面对自己的恩师点了点头,道:“弟子告退”

    王泽目送五员大将下了高台跨上战马而去的丰姿,他静静地站在高台上与范宗尹、陈东观看一队又一队将吏正装开拔,不禁自言自语道:“好气装的声势!”

    范宗尹脸上毫无表情,淡淡地道:“高平气盛,恐非大军之福。”

    王泽神色间稍有愕然,但他没有说话,嘴角上闪过一抹并不是自然的笑意。

    第八十二章

    同日在济州城外河南岸,标有大宋北方面侍卫亲军都指挥司都指挥使的红底三金紫剑贯日旗迎风飘扬,前面的一面大旗旗面上篆文书写‘岳’字大旗,另有一面在后面的是红底双剑贯日旗,旗面上篆文书写‘徐’字大旗,两面大旗前后竖于小坡之上猎猎生风。

    清远军节度使、前将军岳飞站在坡上,北侍军都参军使徐庆,新任权提点北方面侍卫亲军都指挥司机宜文字、机速公事李墨涵他们二人站在一旁。尽管此时岳飞还不是北侍军都指挥使,但朝廷在王泽的建议下以为了方便岳飞节制各部作战,特旨授予他北帅所用红底三金紫剑贯日旗,并赐予他前将军印符,在一定程度上把他抬到了正任都指挥使的地位,而他亦是来者不拒,当日就挂起了令人眼热的帅旗,而三剑、三锚帅旗在禁军中仅有九面,是绝大部分禁军将帅望而不及的九面旗帜。

    大河河面上建有十余座浮桥,十几个队列的禁军将吏正在渡河,队伍如同十余条浩浩dàngdàng前后不见尽头的长蛇。三条专用辎重转运浮桥,骡马拉的大大小小的四轮大车拉着粮草甲械慢慢通过,各军备身营的中军卫卒来回的联络本军各部过河后在集结地重新列队出发。

    岳飞一双明澈的虎目望着北方的天空,闪烁着几乎不可压抑的兴奋,他感慨万千地道:“二十年、二十年了终于可以挥师北伐,以慰两河父老疾盼王师拳拳之心,有时候感觉时间真是过的太慢了!”

    “岳帅说的是,再不北伐就要下一代将帅去做了,不过此番出征本司诸路侍卫大军定会所向披靡……”徐庆不经意地瞥了站在一旁,正眯着眼睛观看北侍军壮观渡河场面的李墨涵一眼,又道:“下将最担心的是殿前司那般将门子弟,可别给我大宋禁军了脸面。”

    做为河朔军出身、历经沙场的徐庆,能够在二十年间跨越很多军中前辈成为北侍军都参军使,他对战争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才华,也有着侍卫马、步军和南、北、西三大侍军司将帅相同的心思,他们都对号称天子宿卫的殿前司行在四支侍卫大军从心底看不起,认为殿前司的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