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20 章(第1/4页)  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枢密使,执掌枢府军机大事,岂可让枢臣主持经国事务,这是乱国的先兆。首先是台谏官的坚决反对,最后连范宗尹也感到其中让人玩味三分,当殿表示异议,令秦桧好生尴尬,暗中生出无穷恨意。

    之后事情发生了戏剧xìng的变化,在王泽上书请增设参知政事的同时,御史台侍御史弹劾范宗尹蜗居相位多年,尸位禄餐毫无建树。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王泽、秦桧、李纲三人在外朝一整套的组合拳,不仅是针对整个天下经济民生进行重新规划,而且是朝廷权力进行重新分配的前奏,范宗尹不过是一个偶然露头撞到qiāng口上的替罪羊罢了。但很少有人对范宗尹的弹劾进行相助,毕竟他在相位上毫无建树是事实,何况做为皇家的姻亲,他也该把位置腾出来,大家好参与洗牌,经过这一折腾毕竟又多了两个执政的位置,对大家都是极具诱惑力的。

    朝廷在两个月内几人忧愁、几人欢喜,首先是王泽的倡议得到准许,参知政事由三人增加到五人,而范宗尹被弹劾后上书请辞得到恩准,被除端明殿大学士、汴京留守,唐格不再兼任留守,一下子空出三个参知政事的职位,当然引起不少人的眼热,但是众人心中明白,有资格的人只能有一个得到参知政事的职事,另两个已经归属秦桧和蔡绛所有了,有王泽、李纲二人力推,旁人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好,要是这个敏感时候分不清斤两,那可就要回家呆上几年了。

    果然朝廷的执政任命旨意下来,秦桧在意料之中地被罢枢密使除参知政事,枢密使由副使许翰署理,蔡绛迁中大夫除参知政事。但另一位参知政事的任命,却令整个朝野为之震动欧阳澈被除参知政事,众人纷纷议论,无论资历和名望,欧阳澈都不可能成为参知政事,与那些有着巨大声望的名臣同堂议事。一股股谣言平地而生,样样针对于欧阳澈,有些甚至直接映shè朝廷的三大巨头,引一个声望不高的大臣进入都事堂,明明就是要cāo控朝廷等等。

    王泽、李纲仅仅一笑了之,朱影也并不以为意,赵鼎一言不发,秦桧更是意气风发地上任,朝廷给与他的职权几乎涵盖了户部、太府、司农等重要的衙门,使他的权力几乎与李纲并驾齐驱。当宝钞司正式成立后,把宝钞发行等事务从户部转出,他秦桧自然而然地成为提举宝钞司,王直的支卖司在一定程度上也由他掌管。

    更加引人注目的是王泽的五位弟子,殷修平罢知台州、提举市舶司差遣,回朝迁朝散郎、除同提举宝钞司,秦闵行以承事郎入仕、除宝钞司丞,吴谦赐同学究出身、授文林郎,宝钞司议郎,王直、徐中与欧阳lún三人各自在支卖司、司农寺、太府寺中听候秦桧差遣。既然朝廷开始针对逐渐失去秩序的市场开刀,六名王门子弟越发显的引人瞩目,自然不可避免地引起各种各样的杜撰,当然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暗中防备,毕竟这一次王门子弟云集,不可能不刺激某些想从一场混乱中牟取暴利人的神经,当他们听到一个个王门子弟的名字后,都不能不对朝廷的决心有所了解,谁人不知王门子弟对于经济民生的精通,尤其这几人简直是那些躲在暗中要把手伸向宝钞的克星。

    秦桧在刚刚上任之后,立即以大宋朝廷少有的办事效率和自己的果断,把整整一个宝钞司衙门在一个月内建立起来,人员全部到位,共有十五名大小职事官、六十二名胥吏、公人,还没有等旁人来的及赞叹他行事果断之际,秦桧第一个步骤就是由宝钞司已经对外公布朝廷金银和宝钞之间发行的比例,这一招直接刹住了民间向钱庄兑阅金银收藏的势头,使很多人明白宝钞依然拥有坚强的金银后盾,使他们对抛去宝钞开始犹豫不决。

    当朝野上下的眼球都被秦桧、欧阳澈与六名王门子弟所吸引的时候,一次小范围毫不起眼的职事任免以极端低调和极快的速度下完成,

    陈东授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