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72 章(第1/4页)  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断不可与南朝争一日之长短,要与南朝议和就必须实实在在把曲端打痛,彻底断了他们的痴心妄想……”

    曹价眼看任得敬刚刚进入朝廷就和他对着干,心下大为恼怒,厉声道:“任大人说来说去,还是要战,然侍卫亲军新败,宋军锐气正盛,眼看就要大举西进,试问任大人如何再战?”

    做为兵部尚书,曹价虽是文人,却说到了关键所在,夏军主力元气大伤,导致对国内各部族控制力下降,各部大族长纷纷观望不前,部族军调遣更加不便,相信到了战场上也会三心二意,就凭剩下的几万擒生军,拿什么与数十万宋军决战?

    任得敬冷冷一笑,道:“曹大人身为天官,岂能连国内兵马也知之不详?”

    不仅曹价愕然,就是连察哥、李仁忠、道冲等人亦是一怔,显然任得敬并不同意曹价关于国内无法再战说法,但无论是主战还是主和大臣,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夏国国内已经被有太多的可战之兵。一方要求尽快和谈、另一方也不是困兽犹斗,而是在打一场胜仗之下的和谈。

    “擒生军虽败、元气大伤不假,但并没有覆没,下官奉旨恭掌侍卫亲军,方知军中可战之兵亦是不少,嵬立、来罗明珠收拢兵马不下两万,如能

    节制白石城息玉卓的上万人,便可重新编练三万马军,随臣而来还有一万步军,自此擒生军尚有四万人可以一战。另外还可从高帅部与北面黑水镇燕军司、黑山威福军司抽调部分兵马,并部分部族军精锐与卫戍军,共同组成新的大军,在怀州、静州一线以逸待劳,只要指挥得当,以我马军优势,必能重创宋军无疑。”

    整个大殿一片寂静,众人都在暗自揣摩任得敬之言,倒底有多少可行之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不太甘心。

    良久,芭里祖仁道:“如任大人所言,的确尚可一战,然有一二事不明还望任大人指点。”

    由于芭里祖仁亦是夏国大族中人,在朝廷内颇有威望,任得敬正在拉拢于他,当然不敢得罪,忙谦恭地道:“请大人指教!”

    芭里祖仁毫不客气地指出:“黑水镇燕军司、黑山威福两大军司正在应付北方危机,全然不能再调兵南下,张钰在奏折中说的清清楚楚,由于几次调兵南下,黑水镇燕军司卫戍兵力不已经足两万,应付乞颜、克烈蛮族入侵亦是勉强,岂能再抽调兵力南下。高帅所部十万大军不仅要防御瀚海南面,还要应付支撑傅潜与吐蕃联军的部队,此决不能调兵东进!卫戍军乃驻兴庆开封府的天子宿卫,多是显贵质子,岂能随意调遣?”

    道冲深深一叹,暗自感慨芭里祖仁当真道出了他的心事,所谓无兵可调并非是真正无兵,而是夏国四面楚歌,有兵而不能调,一旦南北有一处糜烂,将会造成极大的危机。各大氏族部落不必说了,管他国主姓李、姓赵,只要有他们的部民、牛羊、水草地,他们就会拥戴谁来统治。卫戍军乃是夏国独立于侍卫亲军之外的皇家劲旅,其地位又在铁鹞子之上,全部由党项贵族良家子组成,装备最精良,由于党项贵族相当重视子弟骑shè,所以卫戍军战斗力相当强悍,历来都是夏主的宿卫,只有夏主御驾亲征才可能出动这支精锐部队。当然,为了控制这些桀骜不驯的党项大族,卫戍军在某种意义上是夏主控制那些大族长的工具,轻易不是随意能调动的,万一出现很大的伤亡,那些贵族们岂不是要造反,即使暂时打退宋军又有何意义。

    任得敬大义凌然地道:“国家危难之时,更须大族子弟上阵杀敌,卫戍军乃大夏精锐中的精锐,与其放在兴庆,不如在战场上快意人生。”

    曹价无言以对,任得敬站在大一的立场上,他若是反驳,反而会平白结怨很多贵酋,他是汉人,不能不有此顾忌。

    李仁忠作为最坚决的主战派首领人物,对任得敬的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