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37 章(第1/4页)  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已经压抑不住的兴奋,指尖微微地颤抖,他不可能再让自己平静下来。

    裴昌看到王泽几乎不可抑制的兴奋表情,虽然他不能理解王泽内心的想法,但明白自己十五年来的付出没有白费,所受的苦难艰辛一定会得到回报,这一点他毫不怀疑。

    “隆运,我要上书朝廷,一定要将你和数百余名壮士的事迹,由史官写入正史之中,而且要根据你的所见所闻,绘制一副天下地理图……嗯就这样,不过目前还是先解决扶桑的事情,不知、不知隆运可愿为朝廷效力?”王泽面色潮红,用难以控制地激动,一口气说了半刻钟,以至于最后不得不用酒压了压气。

    “扶桑德涵,还是先解决灵夏的西李叛羌为妥!”裴昌淡淡地笑道,他不认为在解决夏国之前,王泽能有精力把目光转到东方。

    王泽稍稍犹豫之后,断然道:“西事并非我来主持,有唐格、唐重、曲端三人,加上西李国主归天,不求灭国,但将其驱逐河西,他三人应当不是问题。”

    “李乾顺归天了?”裴昌一怔,旋即想到方才的塘报,怪不得王泽方才表情怪异,原来是西面战事已经有了转机。他默默地点头,道:“新丧国主,新君难以压服其众,果然是大好时机,天眷我大宋。”

    王泽哈哈笑道:“时机成熟,时机成熟,只要女zhēn rén不要在沿河给我找事,大事将成一半矣!”

    ***************

    李乾顺终于没有等到他坚持进攻的云涧城被攻破,他不服气,硬生生地撑了口气,苦苦等待着结局,但等来的却是进攻云涧城的大军实际上已经撤回国内的消息,虽然李良辅在奏折中说的比较委婉,但字迹间已经无法掩饰地承认夏军主力马队已经撤回国内,步军亦是陆续后撤。要命的是萧合达率三万夏州军竟公然脱离主力后,刚刚进入夏州境内,便宣布与夏国脱离臣属关系,在夏州竖起了辽朝的大旗。这公然的反叛,意味着西北重镇夏州的失去,夏军在关北的形势进一步恶化。偷鸡不成蚀把米,李乾顺再也经受不住这种沉重的打击,终于在不甘心的后悔中一命呜呼。

    夏主新丧,在众多人看来是多么的不是时候,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在宋军已经展开进攻之后才归天,站在道义的角度上看,宋军伐夏并无可指责之处,毕竟是李乾顺率先发动对宋边地的袭扰,宋军方才出兵。仗打到夏国境内后,李乾顺方才咽气,宋军不会承担乘人之危的而恶名,夏国除了在本国作战的优势外,其它尽是处于劣势。

    李仁孝在察哥与任氏的支持下,顺利接掌了政权,在兴庆并没有一丝波动,但他面临的不是一个能够安稳守成的局面,而是一个四面环敌,岌岌可危的国家。如何顺利渡过难关,保住祖宗留下的基业,成为他李仁孝时下要处理的首要大事,。

    在崇政殿内,李仁孝主持了他称帝以来第一次军事会议,而参与者不过是晋王察哥,舒王李仁礼、国相斡道冲主管左厢军务的令公高澄和刚刚回到兴庆的李仁忠、任得敬,夏国的制度几乎都是仿制大宋,甚至连皇宫名称也不例外。

    由于局势不断恶化,宋军步步为营,反客为主,所到之地并不侵犯当地生羌,而是由陕西宣抚司派驻文官暂时管理民政,大有不计代价一举灭夏的势头。李仁孝只能简化治丧,召集几位重臣商议对策,然此时已经是良策难求,众人言语亦是不多。

    “诸位卿家,南军攻势锐猛,粮草辎重护卫的是水泄不通,坚壁清野之策收效甚为,看看还能有何办法退敌。”李仁孝不能不和颜悦色、甚至有些低声下气地依靠这些宗室重臣和朝中显贵。

    众人面面相嘘,如今能有何良策,只能静等宋军出现破绽或是侥幸切断其粮道。

    任得敬却眨了眨那双精明有些过分的小眼睛,做yù言又止的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