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30 章(第1/4页)  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地平视前方,独自稳坐钓鱼台。

    王泽眼看无人出声,大家都这么闷着也不是个办法,看来这个头还得他来带,当下环顾众人,缓缓地道:“如今朝廷正用兵南海征伐三佛齐,力图打通海路、获取南海万国之利。今又要反击西李入侵,防秋女真挑衅,此开国以来所未有之局面,各方动向均须谨慎万分,多方斟酌之后方能成行。然沿河有诸位老相公镇守,想来兀术虽陈列重兵,亦不敢轻易南下……”

    王彦见王泽自己把话头引回来今日的公议,心下轻轻一叹,暗自感叹王泽的度量,他无法再让王泽下不了台,接过话来道:“相公所言极是,西李看是汹汹,实不过是待宰羔羊,诚不可惧。独河朔兀术陈兵沿河,窥视汴梁,不得不谨慎应对!然相公大会诸将,使各支侍卫大军士气高涨,但须暗中联系两河义士,牵制金军后方,必然叫兀术穷于应付,无力南下用事。”

    王泽感到心底顿感松快,终于有人给了个台阶,正可顺势而下,了却今日话题。

    “值西侍军用事西北之际,行在安危全赖诸公……”

    王泽在送走众人后,自己独自坐在案后,细细思虑如何处置西侍军和枢参的冲突,但此时看着并无大碍,却牵连甚重,处置不当,很难料后果如何。左右没个主意,他心情极为烦躁,时不时地以指尖用力点击桌面,左右没个主意之下很想高声骂娘。

    李墨涵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见王泽神色忧郁、烦躁不安,不敢擅自说话,侍立在一旁听候差遣。

    “文渊啊!你看曲端与王宣之间的争端,应当如何处置?”

    李墨涵不想王泽突然问话,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不知当如何作答。

    王泽接着似若自语地道:“此事干系重大,一方面是数十万大军征伐的成败,若偃旗息鼓别的不说,单这大好时机或许将不复再来。但此二人倒是处置何人妥当?一个是不可替换……是已经没机会替换的西侍军大帅,一个是朝廷的枢参行军使副,动哪个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李墨涵担任机宜文字已久,处事亦是老练,当然明白王泽此时的心事。的确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一面是三路大军的主帅、一面是他能否掌控战事的行军参军,而且以他二人的立场来看,谁都没有过失,偏袒王宣会使西侍军将帅不服,偏向曲端又会引起枢密院不满。

    但是他亦是感到为难,此事在他人看来或许好处置,不过是斥责王宣而已,但站在王泽的立场,几乎不可能对他二人中的任何一人有哪怕是一点的偏袒。

    “弟子愚鲁,实不知如何处置。”

    王泽闻言,淡淡一笑道:“难为你了,好了你先退下去吧!为师一个人好好的静一静。”

    “恩师莫要过于伤神,弟子告退!”面对王泽消瘦的面颊,李墨涵无奈地暗叹他cāo劳过多,禁不住劝谏一句,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王泽宽慰地一笑,颔首道:“去吧”

    在李墨涵退下后,王泽望着他转过门的背影,他心底微澜,遽然有了一个念头。

    第四章

    兴庆府做为夏国都城已经有百年历史,其外城四周约一十八余里,东、西倍于南、北,为人字形布局,长方形的城池。在李元昊统治后期,由于扩建城池时,受南北两方湖群的限制,只能横向发展,并且因迁就地势而呈朝向为南偏西的城市方位。外城周围开挖护城河阔十丈有余,沟通城内外渠沟水系;又从不同方向引渠水入城,作灌汲水源和充盈宫苑水面之用。

    做为一个国家的都城,在城市建筑上无不借鉴于唐都长安、宋都开封的规划布局。特别是在城市命名、都城事务管理机关、城门和街坊名称上,都有直接渊源或借用之处。城有南北各二门,东西各一门,门上有城楼建筑。城内街坊呈方格形系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