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99 章(第1/4页)  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只是时间问题,

    明白归明白,到手的东西还是得要的,哪怕是慢xìngdúyào。在目前这种情况下,金国已经没有绝对的实力保证南下的战果,他只能吞下去,至于以后的事,他相信自己还有时间去做。

    现在,他要做的是迅速扑灭两河反抗,稳定国内局势,顺便看看王泽的笑话,他有理由相信王泽正被南北议和搞的焦头烂额,毕竟人言可畏。而且他决定并已着手去为王泽或是为大宋朝廷准备的一件礼物,他能想到王泽看到这份礼物时是何种表情。

    雨后轻寒犹未放篇

    第一章

    此时大宋朝廷中在一波未平之时,由孙傅、王泽、秦桧、宇文虚中四名宰执联署上书,以与女真修和,天下承平,请朝廷进行官制变革,以剪裁亢员、厘清官阶、减少支出。

    朝廷内外顿时沸沸腾腾,再次腾起剧烈的争议,南北议和的喧闹在关乎自家切身利益的事情下,反而渐渐平息下来,该吆喝的都做完了,既然议和已成定局,那就见好就收,人们的关注渐渐被吸引到官制如何变革上来。倒底如何改,自己能在未来的政局中占到一个怎样的职位,牵动着每一名士大夫的心弦。

    赵谌没有表态,只是在御览后下旨,两府执政与六部尚书商议。

    王泽从几天来的执政、尚书会商中看出,对于官制变革的本身,几个具有代表xìng的大臣都没有明确反对,难就难在如李纲所言,朝廷各派的政治势力都要权衡,在新官职的职权上,一定要照顾当前担任差遣职事大臣的利益,他们都是代表某些政治势力,一个不小心,就会产生很大的阻力,如同庆历新政,熙宁变法的惨痛教训历历在目,断不可掉以轻心。

    关于新官职的表层职事的革新,无外乎就是把纷乱无章的官职差遣简化、合并,减少差遣职位,尽量做到职事差遣实用化。但天下没有绝对完美的事情,新官制亦是如此,再权衡还是要触动部分人的利益,关键在于如何把矛盾压缩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如何去把握这个度,这是对王泽最大的挑战。

    改革宰执大臣制度,由于名以上保留而实际上废除的三省,三省官员基本上不再设立实职差遣,仅仅作为一种恩赐加官,现任的职事官员都将向别的衙门安排,尚书省左右司独立出来,直接归都事堂执政过问。宰执大臣的职事重设参知政事的职事,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三人为副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官中书侍郎兼尚书左仆shè,一名参知政事加官门下侍郎兼尚书右仆shè,另外两名参知政事分别加官尚书左右丞,官品分为从一品与正二品,正任六部尚书全部升品抬阶为正二品,正任六部侍郎为正三品、六部诸司郎中正五品、员外郎正六品,六部衙门设置也有增减,如由于朝廷的财赋不断增加,户部原有四司已经无力承担庞大而又复杂的职事,由四司增加到了八司。请牢记工部亦是由于天下各类工场、坊间增加太多,朝廷的一些原有职事衙门合并入部或是新成立了一些监司,虽然仅仅增加到了六司,但所辖监司达到了十个。

    枢密院仍维持旧制,仍是从一品的枢密正副使和直学士同签院事为执政,但相当部分的权力jiāo由兵部管辖,实际上枢密院的权利已经在新军制不断深化的变革下,被一点一点地消弱,虽然仍然保持文官典兵的制度,但与都事堂的一相三参相比,权威大大地不如多矣!

    大家都明白,此官制一旦定义,三省必将从名存实亡逐步地到彻底消亡,御史台的权力势必进一步加强,而且御史大夫亦是抬阶到正二品,御史中丞升正三品,连侍御史也已经被抬阶到正五品上。尽管三省在数百年间,多数时间都是由一省专事,逐步地实际合并,大臣们也认同于三省合一,但真正到了这一天,内心深处还是有所感怀。

    令人感到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