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91 章(第1/4页)  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书言事反对,要求对金采取强硬政策。

    出人意料的是,赵谌在崇政殿当着宰执大臣与各部大臣的面召见了范如圭,并公开令内侍宣读了奏折内容。

    范如圭当着王泽等众位大臣的面,洋洋大论小半个时辰,言辞尤为犀利,毫不留情面的指责和谈是丧权辱国行为,就差没有直接对王泽指名道姓了。

    王泽站在左班孙傅下首,似如闭目养神,但细心者或可看出,他的嘴角在微微地颤抖,手似乎也在轻轻地抖动。

    秦桧同在场的老世故们一样地揣测这令人乃以寻味的一幕,他们各自自然有自己的看法。但他的眼皮一直在跳,关乎邦国重事,赵谌本不需要范如圭上殿奏事,今一反常态地做为,不能不令他对他做出的决断再次动摇这一次王泽能不能支撑的住还是个问题。

    尽管各自有各自的心思,但他们心中都闪过一个雪亮的答案,小皇帝真是长大了。但众臣们都在静静地听着,谁也没有当殿附和,毕竟目前事态还不明朗。

    许翰当即上前道:“陛下,臣亦以为范如圭上书所奏,俱是赤胆忠肝之言,女真经数十年征战,人心思安,将吏怯战,盘踞河上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朝廷数十万精锐陈列沿河,反被其定下城下之盟,此乃奇耻大辱,不可不虑天下士人悠悠之口。”

    宇文虚中却不以为然地道:“许大人此言差矣,须知国朝经年战乱,河南、山东地残破不堪,百姓流离失所,正得罢兵养息,哪堪连年征战。王大人不过是增数万岁币,而叔侄之国亦为权宜之计,他日或可有大作为,岂可以城下之盟言之。”

    宇文虚中一改几日来作态,在对赵谌意图心知肚明之际,当殿相助王泽说话,而且是面对素有直名的许翰,令人大是怪异。

    和议是由宰执们达成的共识,这毋庸置疑,矛盾却分化在条款内容上,几天来,为了条款内容,孙傅、李纲、谭世绩、朱胜非等争执不断,甚至连一向息事宁人的宇文虚中亦是慷慨陈辞,声言许给金国退让太多,朝廷执政担不起如此骂名,这个老滑头已经开始给自己推脱,为日后不可捉摸的局势预留一条可进可退的后路,这条后路用这句话正恰恰最后铺成。

    秦桧猛然间斜看宇文虚中一眼,心中暗骂:‘老狐狸’

    第九章

    王泽明白自己没有白白卖给宇文虚中一个大人情,他曾经轻轻一言化解了宇文虚中所举荐的知徐州事张岩洞降金事,这份人情自然是要还的。请牢记但他还没有彻底领悟宇文虚中为何挑选在这个时候还这份人情,尤是不解的是大局对他极为不利,如宇文虚中这样明择保身的文士,为何不惜得罪赵谌为他说道。

    不可能的时候,反而有想不到的人挺身而出,人总是这么奇怪,不可琢磨,当王泽后来明白的时候,也如秦桧一样,骂宇文虚中真是头老狐狸。

    许翰xìng情以大不如前火bào刚烈,并不与宇文虚中强争,反倒是怪异这老儿为何今日如此眼拙,看不透局势为王泽说话,心下禁不住打起了小九九。

    范如圭正是年轻气盛、意气风发的时候,他可顾不了这些曲曲折折官场门道,当即抗辩道:“许大人所言乃正论,正所谓煌煌天朝,岂能与小小女真成叔侄之国,此国朝奇耻大辱即便是权宜之计,亦决不可为之。”

    “迂腐之论……”宇文虚中不屑地道了一句,冷冷地瞥了范如圭一眼就归班而立,双目微闭、如入定般地不再做声。

    范如圭脸面微热,敢怒不敢驳,毕竟他只是小小的校书郎,怎么敢和执政当殿辩论人品才学,只能硬生生忍下这口气,心中暗自问候宇文虚中的女xìng先辈。

    王泽亦是眯着眼睑不言不语,却观察着殿中局势走向,心下紧张地盘算利害得失。

    范如圭忽然跪地叩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