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30 章(第1/4页)  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至高等武官,足见刘的前程远大。

    吴默然不语,做为武官,他当然渴望赴行在武德院培训,朝廷新军制规定未经武德院培训的中级军将,不得迁升都校一级高等将帅。曲端的抵制,使得陕西六路大多中下级军将无法进入本期或许是下期讲武堂、武德院,这在日后的升迁上必然吃了暗亏。此事,陕西将帅私下议论纷纷,对曲端的怨言日甚,眼看着少数同伴奔赴行在,京东、京西将帅奉召南下,他们眼都红了,无论前程如何,能去东南花花世界过了一段时日,也让他们这些久经西北风沙的汉子向往不已,若不是曲端战功卓越、威望极高,早就有人出头闹事了。

    “胜捷、骁骑两支侍卫大军内定的各军指挥使、镇统制使、营指挥使、队将已经全部赴行在。”吴语气中透露出淡淡的艳羡,若以他的资历,虽说不能够得上军指挥使,担任镇统制使或是知杂使副还是够得上资格的,说不定升迁军副都指挥使也不无可能。

    “太尉,下将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吴见曲端脸色毫无触动,禁不住要不惜一切道出自己心思。

    曲端何尝没有听出吴的言外之意,清楚吴对这次机会的渴求,更明白吴要说什么。五年内未经轮训的军将都要被强制xìng削职为民,他固然不可能抵触朝廷五年,但吴的前途定然受到影响,可以说吴不是不想,而是不敢聚众强迫上官。

    “说”

    吴吸了口气,急促地道:“下将以为太尉拒朝廷有三不妥。”

    “三不妥,说来听听。”

    “恕下将放肆。”吴道:“其一,连年战事,军制混乱,朝廷供养不足,改制乃必然。各路节臣、守帅纷纷奉行朝廷旨意,正是为新军制顺应多数军将心意。其二,朝廷新军制势在必行,无讲武堂、武德院出身军将无法升迁,各地军将纷纷前往行在。太尉此举误了陕西军将前程,下面流言纷起,军心不稳,极易生出对太尉不利之事。其三,太尉身为朝廷大将,公然抵触朝廷旨意,使宣抚司不能节制都统制司,此非大将善终之道。”看着曲端沉默不语,吴又道:“新军制乃王相公首倡,以王相公在朝廷、军中威望,太尉以为王相公能够坐视陕西抵触新军制?”

    这句话相当有杀伤力,曲端经不住吸了口凉气,吴说的不错,王泽不仅对他有知遇之恩,更重要的是,王泽是文臣中不多的几位在他看来算是懂兵的大臣,他隐隐感到,如果王泽在朝廷振臂一呼,陕西军将必然顺应如流,就是吴或许也会背叛自己。

    曲端有些丧气,但心中又不太情愿,沉思半响,才寂落地道:“唐卿,容我三思。”

    “张叔夜的病情倒底如何?”朱影看也不看站在亭外的内侍张去为,坐在软椅上品茶。

    张去为站在亭外,眼角余光瞟了瞟李素荷,小心翼翼地道:“回太后,奴臣奉懿旨探病,见张相公虽有好转,但气脉虚弱,不能下床,托臣回禀太后,请罢枢密使差使,以免误了朝廷大事。”

    “病的这么重”朱影放下茶杯,愕然道:“你都看在眼中,确是不能视事?”

    张去为一惊,立即从朱影的探问中品味出那股隐隐的防范之心,并且马上顺着朱影的心思道:“奴臣看的千真万确,张相公病情确实不轻,每每答话都是是非不清。”

    朱影稍稍思量,才点了点头,暗自揣摩王泽几天前上来的密奏,言张叔夜或许老病不堪,但时值军制的实施阶段,禁军裁减势在必行,张叔夜有借病避事之嫌。尽管王泽说的较为委婉,但她心中也明白了几分,这才派张去为几次前往探视。经过几次的情形,她似乎相信张叔夜真是病的不轻,但王泽的判断又不能不使她完全相信张叔真的病了。

    “后日再去代官家探视,吩咐太医同往。”

    张去为不禁暗暗叫苦,这可不是什么好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