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82 章(第1/4页)  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贯坚信,没有绝对的历史,人也没有绝对的好坏,因为他们都是后人根据时代的需要而勾划出来的,他希望自己与众多的士大夫们,共同来建立一个更适宜延续的制度。

    第七章

    之后几日,朝廷开始了新一轮的利益洗牌,世间百态当真层出不穷,真正能吸引人眼球的却是,张邦昌被授予太保、奉国军节度使,迁特进,知明州军州事,李邦彦迁开府仪同三司、观文殿大学士、出知成都府。这两人都是先朝备受唾弃的人物,谁也没想到他们竟然没有判宫祠,而是牧守地方,不能不令人惊呼捉摸不透朝廷意向。

    宇文虚中被任命为礼部尚书,谭世担任吏部侍郎,宗泽为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事,赵鼎任侍御史知杂事,张浚任殿中侍御史,这几人的任免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除了中立的宇文虚中外,其他人都是主战派大臣。

    在武官方面,韩世忠调任侍卫马军都指挥司都虞侯、授光州观察使、带御器械,刘光世为殿前司副都指挥使、迁奉国军节度使,王渊为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迁陕州防御使、京北沿河都总管,高平任神卫左右厢都指挥使、迁遥领相州刺史、京东沿河副都总管。最令人侧目的却是傅全,他一跃而为权侍卫步军都指挥司都虞侯、陈州团练使,而数年前,他仅仅是长宁军的副都指挥使,不能不令人有感人之际遇变化不定!

    王泽的勤王旧部除傅全外,何春迁翊卫郎、除江南东路分都监、兼第一将正将。张长宁除龙卫神卫左右厢副都指挥使、京西南路都铃辖,秦良迁中卫大夫,赴西军担任环庆路都铃辖,其他跟随王泽勤王的军将几乎都有升迁。

    此次大规模的任用入京文臣武将,引起了朝野不小的震动,高平意外的没有迁团练使,只是遥领刺史,正式官品还是正六品将校,未能达到从五品都校一级。而神卫左右厢都指挥使全然不能与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相比,虽然都是从五品,但神卫左右厢比捧日、天武四厢低了许多,遥领刺史乃是以高平原阶拱卫大夫任职,只能转迁后,才能达到从五品正任刺史,这对于心高气傲的高平来说,不能不是一个莫大的羞辱,谁也不明白执政大臣们达成怎样的妥协,高平倒底是不是一个利益的牺牲品?

    “老哥供职中书,想必对此次朝廷任用祥知颇多,能否给兄弟透漏一二?”

    “老弟好生做起你的买卖,这朝中事打听这么多作甚?”

    “老哥此言差矣,想我等生意人图的便是天下太平,也好赚钱糊口,那里象得老兄在朝内做官,吃的是官家的俸禄,万事不忧。”

    “笑话,我在中书不过一小小吏目,何曾做的一官半职,莫要拿哥哥玩笑。”

    “兄弟说的乃是心中话,三省孔目吏员直授流官也是平常之事,以老哥您的才学,便就是官家的恩科,取个同进士还不是易如反掌。”

    “老弟过讲了,不过新天子即位的恩科,为兄倒是有意一搏。”

    “那兄弟先在此以这杯水酒,预祝老哥登龙飞榜。”

    “多谢、多谢!”

    “老弟,今为兄也不瞒你,据为兄在公厅中听得一些关于朝中事的议论,此番朝廷诸公为了天子南幸与诸公职事之事互不相让,朝中许多大事迟迟不能决。同知枢密院李相公坚决反对天子南幸,其言天子一旦南幸,中原必将糜烂。而尚书左丞王相公等宰执大臣们却力主南幸,言两河以不为大宋所有,一旦有事,汴京将是首当其冲。”

    “王相公说的是,大河之北便是金人,官家如何能居此危城,不过李相公说的也是,京畿重地,百年国都,社稷所在,岂能轻易弃之。”

    “你若能知,岂不成了宰相。”

    “老哥说的是,这朝廷诸公预事,又岂能是我等升斗小民所能谋之。”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