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68 章(第1/4页)  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完颜希尹早就认同完颜宗弼的建议,更没有理由说什么。

    完颜宗翰这时才问道:“你看来是有几分把握让王泽做出最大的让步?”

    完颜宗弼点了点头,算是回答。

    “那好,割让大河以北、称臣、每年岁币五十万贯。”完颜宗翰这也是在忠实的执行金主吴乞买的诏命。“限三日内答复,如若不然,我大军将血洗汴梁城。”

    第十六章

    偌大汴梁城由于实行了战时宵禁,各坊各街一片漆黑寂静,州桥夜市已经没有往日的繁华夜景,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不时巡逻的军卒,来来回回地巡视防川。

    无论是高门大户、还是市井小民都早早的关门闭户,或是早早安歇、或是小声地议论局势。不过,较之前几个月人心算是稍稍安定下来,夜间也少了许多匪盗勾当,毕竟王泽这支大军的入卫,给汴京百姓带来了一些安慰,京城缉捕力量得到了加强。

    夜幕下的大内,参差错落的殿宇楼阁中闪出星星点点的烛火,显得有些诡异,更多的是历经劫难后凄凄的凉景。

    大内宫城北廊百余丈外入门东去街北廊的枢密院、中书省衙门东面的都堂公厅内王泽、孙傅、张叔夜、秦桧四人秉烛夜谈,都堂外几十名殿前司班直侍卫职守、巡哨警卫着都堂周围。

    孙傅、张叔夜、秦桧三人,不明白王泽为何夜里请他几人前来议事,不免揣测所为何故。

    秦桧在进门之后,便当先问道:“德涵,这么晚了找我等前来,不知有何要事?”

    王泽环视众人,沉声说道:“本不该打搅各位,可是事情紧急,在下不敢自专请各位共同商议。”

    这话说得使三人心中嘀咕,不知是何等大事王泽做为汴京实际上的最高实权人物,还拿不定主意。

    秦桧心中盘算着王泽必是自度出道晚,虽居高位手握重兵,但在大面上还是得尊重朝中大臣的意见。孙傅、张叔夜对视一眼,均在暗责王泽有事不能明日再说,偏偏要这个时候,心下倒有几分不悦。

    张叔夜时任直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虽为枢府掌印但却在名位上低于孙傅,因为做为枢密正副使或知枢密院事班位低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直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本就是资浅者任职,故而要低于孙傅的中书右仆shè,有孙傅在他也不想多言。

    孙傅心情复杂的看着王泽,自从张邦昌托病不出,陈请辞去相位,在京城里便就要数王泽这位年不过三十的年青人权威最高,他这个宰相有名无实,反倒不如秦桧说话方便。

    “如今,金人虽是新败,但仍占据外城围困汴京,外地勤王之师最快也得要月余才能到达,今日在下就如何退敌之事面见皇后娘娘,陈请事宜,皇后娘娘懿旨请政事堂诸位相臣商决,下官不过是地方节臣,不敢擅专,故请各位前来商议。”

    说到这里,王泽话声一顿,没有说下去,只是看着孙傅,言下之意是让他出个主意、说句话。

    孙傅摇了摇头,这个时候他还能有什么好的办法,外有金人虎视眈眈,内有王泽执掌兵要,他一介书生两手空空,要是真是有办法,他也不会在这里看着王泽指颐用事。

    张叔夜心底冷笑,王泽表面上说自己身为节臣,不敢擅专,但此时此景,他为何在都堂召集执政和乌台之长前来,分明是兵权在握、高高在上的作态。不悦之下,没好气地说道:“王大人与兀术有旧,看来早有退敌良策了。”

    王泽在旧郑门与完颜宗弼二人叙jiāo情的事,在众目睽睽之下,早已经传开,张叔夜今日已有所闻,故而想问,其中不乏警示之意味。

    “不错,下官是与兀术有些jiāo情,昨日血战旧郑门门,我们之间的确私下叙了叙旧,也谈及了一些时政。”王泽在‘时政’二字上加重了语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